MIT 發明有眼睛、有大腦的 3D 列印機:它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列印什麼

研究人員利用一種叫做「視覺控制噴射」(vision-controlled jetting)的技術,使用四個高畫質攝影機和兩個雷射器快速、不斷地掃描列印表面。電腦視覺系統接著分析資料,建立一個高解析度的深度地圖,觀察每一層是否有不規則之處,並即時指導著 16000 個噴嘴如何沉積這些微小的樹脂滴。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ChatGPT 可以少 40% 寫作時間、增加 18% 寫作品質!

這項研究還發現了另一個有趣的結果:這些在實驗中接觸過 ChatGPT 的人經過兩週後表示,他們願意把 ChatGPT 實際運用在工作的意願提高了兩倍。

麻省理工學院推出 Roboat III 電動船,採全自動航運、自動停泊

6 年前麻省理工學院研發出電動船 Roboat,現已研發出第三代可搭載 5 名乘客、1500 公斤貨物,電池續航時間可達 10 個小時。

麻省理工學院新創 CFS 超導磁鐵測試成功,零碳能源有望 2030 年問世

麻省理工新創測試了一項全新的超導磁鐵,提升核融合技術發展零碳能源的機會。

台積電董事改選:MIT 校長成新獨董、宏碁施振榮未連任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並未連任,由麻省理工學院校長拉斐爾‧萊夫取而代之。

輕症居家隔離沒人理?麻省理工開發無線設備,遠距監測呼吸、活動數據

「Emerald」已經在多家醫院、照護機構中試行採用,可讓醫療、照護人員在無法直接接觸患者情況下,持續搜集與他們相關的健康數據並進行遠距治療。

麻省理工學院研發出低價、開源手動呼吸器,只等 FDA 點頭批准!

MIT E-Vent 原本是 10 年前的課程計畫內容,但後來並沒有繼續;直到近期呼吸器出現供應短缺,該計畫才又重新浮上檯面。

別錯過在台見證「 MIT 國際融合創新大賽」亞洲區四強決選,迎戰世界級新創好手

第四屆國際融合創新大賽(MIT Inclusive Innovation Challenge),亞洲區評選出的12組新創團隊,10月5日即將來台參與亞洲區決選暨頒獎典禮。

第四屆MIT國際融合創新大賽開跑,把握與國際接軌的機會

麻省理工學院(MIT)認為,科技是人類歷史上最具變革性的力量。2019年,李長榮教育基金會首度以台灣企業之姿投入,支持在台舉辦第四屆國際融合創新大賽(MIT IIC,MIT Inclusive Innovation Challenge),挖掘出更多台灣的創新團隊及人才,與國際接軌、回饋社會。

【圖解】創新也能登上世界舞台! MIT 國際融合創新大賽首次在台大力號召熱血新創團隊

現在有個機會,可以讓台灣的企業組織與全球的創新團隊一起切磋分享,還可以獲得百萬獎金?麻省理工學院(MIT)國際融合創新挑戰大賽現正進行中,邀你一起用運用科技重塑工作,為中低階收入者創造更多經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