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掐 Side Chat Clubhouse 實錄:2021 MarTech 趨勢 feat. 愛料理創辦人李致緯

Google 淘汰第三方 Cookie、蘋果 iOS 14 IDFA 對隱私的新政策,產生顛覆性改革,而行銷長(CMO)的消失潮,也讓數位行銷界越加混亂。INSIDE 邀約愛料理創辦人李致緯來為大家解惑 MarTech 的趨勢謎團。

用 MarTech 贏在新零售時代:iKala、awoo、漸強實驗室、CloudAD 聯手推動電商 AI 賦能

iKala、awoo、漸強實驗室、CloudAD 等台灣 4 家行銷科技公司聯手推動電商數位轉型、組成 MarTech生態圈,為電商平台及品牌主,在虛實融合的新時代,用科技及大數據,找到贏在未來的解決方案。

【硬塞CMO】LinkedIn 是怎麼做好內容行銷,讓自己破兩百萬按讚?

許多企業在內容行銷上的痛點是創建內容效率低落、內容行銷目標不明確以及不知道如何衡量內容的成效等等,讓企業在執行內容行銷時欲振乏力,希望尋求更有效益的行銷解法。全球知名商務社群媒體 LinkedIn 也曾面臨這些痛點,如今他們的臉書專頁已突破兩百萬人按讚。

【行銷長專欄】企業要健康成長,CMO需要建立的三大關鍵要素

企業想追求健康成長,都必須要存在三個關鍵要素,這是行銷長應該要念茲在茲的重要任務。

【香港直擊】國際級 CMO-Apple Music 跨文化情感連結、漢堡王自娛娛人的廣告魅力

賣狗食、叫用戶到麥當勞附近定位換優惠券,漢堡王這些廣告背後的用意是什麼?

【行銷長專欄】企業想健康成長,別做這三種「偽行銷」!

近幾年有相當多品牌,都因為傳遞「偽科學」放大產品成效而被罰錢甚至爆發品牌危機;除了偽科學,事實上還存在三種虛假行銷現象,甚至比起偽科學還要來得常見,也就更容易成為品牌行銷的未爆彈。

47家獨角獸新創利用駭客行銷手法獲取使用者的成長策略,一次公布給你看!

成長駭客的策略,有很多可以選擇的途徑。今天,我們分享的案例都是通過成長駭客的方式獲得了一定意義上的成功(注:今天分享的案例,並非所有例子都被「公認」 為屬於成長駭客,它們當中的一些屬於傳統行銷策略,有些則是屬於偶發性事件)。歸類並不重要,這些策略是否是最酷炫和花俏的也不重,重要的是通過這些策略的梳理,能為你帶來某種形式的成長或者一些可供借鑒的啟發。

DMA 2017年數位廣告調查報告:美妝、遊戲投放占比最高,但電商、金融成長最快

台灣2017年整體數位廣告量達330.97億台幣,相較於2016年全年度258.7億,成長率為27.9%。

營收破千億為何仍像新創公司高效?貝佐斯:每天都當作是創業的第一天!

很多公司在成長到一個臨界點後,都會患上「大公司病」,繁瑣的流程,緩慢的決定,使得公司失去了當年作為創業公司的激情,貝佐斯是如何管理亞馬遜,並讓它始終像新創公司一樣高效運行呢?

公司達到一定規模後,如何避免管理失衡?三個新創領袖必讀的營運秘訣!

當你擁有了 25 名員工時,恭喜你,你已經有了一個足夠大的團隊來幫助你將想法變成現實。但是一個真正的企業不僅需要有辦公室、有熱情、有足夠的客戶、還要有收入…所以,一切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