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群網路發展」的文章
即時通訊+軟體機器人 (Bots) 會是下一個大趨勢嗎?
人們已經習慣智慧型手機裡充滿 App ,為大家帶來各種服務的日子;但你有沒有想過在 App 之後,下個「大趨勢」會長什麼樣子?很可能就是即時通訊加上軟體機器人(Bots)了!
在 Snapchat 當職業網路紅人是什麼體驗?
Cyrene Quiamo 原本是位單純的網頁設計師,但今年她離開了職場,成為一位職業的「網路紅人」;究竟她是如何獲得成千上萬粉絲喜愛,並讓不少大公司願意花 3 萬美金的高價買她 100 秒的影片內容呢?
【2021 台北國際電玩展】APGS 亞太遊戲高峰會,六場線上論壇重點整理
為推動產業交流,本屆台北國際電玩展也舉辦「APGS 亞太遊戲高峰會」,邀請海內外多位遊戲產業相關人士共襄盛舉,透過線上論壇的形式,分享遊戲產業新知。
還是不放棄 Google+,Google 請來匿名論壇 4chan 創辦人拯救社群
Google 在許多方面都是前瞻科技的代表,唯獨需要凝聚人心的社群始終難以突破瓶頸,被戲謔為「鬼城」的 Google+,全然不敵 Facebook 或 Twitter。不過 Google 並不打算放棄治療,今天 Google 副總裁 Bradley Horowitz(在 Twitter 上)宣布請來美國論壇 4chan 創辦人 Chris Poole,加入 Google Photos and Streams 團隊,期望他能擔綱起整建 Google 社群的重責大任。
【2021 台北國際電玩展】專訪微軟 XBOX 亞太區遊戲客戶關係總監:談 2021 年遊戲產業的未來展望
從 Xbox One 到新世代主機 Xbox Series X 發展約 20 年的歷史,微軟 Xbox 亞太區遊戲客戶關係總監 Rod 分享遊戲產業的兩大轉變:追求遊戲體驗、商業模式轉變。
Facebook 發佈新互動廣告 Canvas,讓廣告活靈活現
Facebook 今天發佈了新型態的互動式 Canvas,使用者只要輕鬆一滑,即可觀看高品質且具互動性的廣告畫面。而對廣告主來說,不但表達型態更多元豐富,甚至 Canvas 還維持跟原來塗鴉牆廣告一樣的價格,無疑是一個經濟實惠,卻又更能發揮廣告創意的地方。
吸金有術!LINE 2015 營收 1207 億日圓,成長達 40%
LINE 的營收今年表現相當搶眼,去年整年營收高達 1,207 億日圓(約 338 億台幣),與 2014 年度相比一口氣成長了40%!在貼圖、遊戲與廣告收入頗豐,不過,他們用戶成長逐漸趨緩的隱憂卻未見起色。
2021 年天下經濟論壇提最新 5G 趨勢:永續議題是台灣未來競爭的關鍵項目
2021 5G元年,身為世界科技重鎮的台灣將迎向什麼樣的全新局面?今年初天下經濟論壇再度邀集各界巨擘,為我們帶來放眼世界、身在亞洲,立足台灣的全年度趨勢。
注意力的戰爭:傳統媒體節節敗退,手機應用步步緊逼
社群媒體與手機已經從根本上扭轉了人們注意力的方向。在千禧一代的認知中,可供自我表達與交流的平台已經成為了最大且最重要的媒體公司,這些公司佔有了年輕群體絕大部分的注意力與參與度。
第三方 cookie 時代的終結,數位行銷者可行的兩條出路
第三方 cookie 的禁用造成聯播網廣告難以跨網追蹤消費者行為,但掌握第一方數據的電商新媒體及新型態協作廣告,有望使數位廣告再進化,值得數位行銷人員善加利用,掌握新型態廣告形成初期的流量紅利。
誰說 Google+ 要關門?改版後強勢回歸!
Google 一直紅不起來的社群網站 Google+,在今天宣布改版,登入 Google+ 若看到 「Let's go」按鈕,按下即可搶先試用,行動版本也將在近日更新。
Instagram 台灣用戶, 18 至 34 歲最活躍、女性多
用戶人數近來已突破 4 億大關的 Instagram 今天公布了有關台灣用戶調查數據,發現 18 至 34 歲是最活躍用戶、Instagram 女性使用者居多、較活躍,且多擁有大學以上學歷、並有三分之二是在職人士。不僅如此,他們也提供企業經營 Instagram 的小撇步,包括風格須一致,圖片要能說故事。
後疫情時代 IT 基礎架構轉型術:iKala Cloud 獲得 Google Cloud 的 Anthos 合作夥伴認證,助攻企業敏捷管理多雲環境
身為企業高階決策者,這幾年是否常被問到「你們公司怎麼做數位轉型?」經過美中貿易戰、供應鏈重組、COVID-19 疫情等黑天鵝事件後,企業領導者勢必深切有感,究竟轉型的第一步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