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碳權」的文章
趨勢
【付費限定】電動車大未來:美國碳排政策各州大不同,加州、德州成鮮明對比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台,民主黨也佔參、眾兩院的多數後,就開始積極推展減碳措施,美國提出 3.5 兆美元的基礎建設預算中,也包含了一系列對抗溫室效應的措施,例如,聯邦車輛電氣化、提供乾淨能源,和對進口產品課徵「汙染費」等,這些政策都為電動車的成長帶來強力的支持。
專欄
【綠色觀點】單身救地球?不生小孩能換碳權嗎?
人只要活著就是超級排碳源,你所用的汽油、柴油、冷媒、電力、各種產品,以及丟棄的垃圾,無不造成地球負擔,不得不思考,其實你才是地球的問題……等等!事情絕對不是那麼簡單!
趨勢
【綠色觀點】聯合國 COP26 後新的碳交易規則,台灣怎麼跟?
因為《京都議定書》已經在 2020 年正式結束,改由《巴黎協定》接手做為全球氣候管理的依據。也因此,在《京都議定書》授權下的 CDM 將不再有效,需要創立一個以《巴黎協定》為基礎的新市場機制來取代 CDM。而在前些日子落幕的 COP26 裡,完成的就是建立這個新全球碳交易市場所需的基本規則。
專欄
【綠色觀點】2022 年綠學院預言!投資客充斥的房價悲劇即將在碳交易上演
上個月一堆歐盟領導者在布魯塞爾進行兩回合的聊天吵架後,歐洲碳交易價格爆跌至 77.2 歐元。小資族的進場機會來了嗎?這篇文章不是來探討進場時機,而是從這場會議,我們看到了碳交易的未來。
趨勢
學者看公投:民眾認可台灣能源政策轉型方向
四大公投遭否決,其中重啟核四、三接遷離 2 案與能源轉型相關聯。學者認為,這代表民眾普遍認同能源政策,呼籲政府在推動綠電、淨零碳排路徑、碳權交易、碳捕捉技術時,都應加快腳步,以符合國際趨勢與產業日益提升的用電需求。
專欄
【綠色觀點】別搞混了!碳費和碳交易的異同與比較
收碳費或碳稅沒彈性,是不是應該改成開放總量管制排放交易,比較符合自由市場經濟?但其實兩者的運作機制各有不同功能,要直接說那一個機制比較有效,這是張飛打岳飛。這篇文章希望能帶領讀者更深入認識徵收碳費、總量管制排放交易(碳權買賣)的目的與預期成效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