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產業」的文章
【世界公民】韓國「他山之石」讓我們看到什麼?
每個國家都有其優缺點,如同筆者身邊許多來到臺灣求學的韓國友人,他們選擇臺灣,所持之理由為臺灣「自由」,不用太重視他人目光。也是來到臺灣才讓他們深深體會到,台灣異於「自信心建立在他人目光上」的韓國社會風氣。韓國所謂的「全拋世代」,抑或是「自殺共和國」等,都是他們自己國家嚴重的問題。
【綠色觀點】進口洋垃圾:一個思維,決定循環世界還是垃圾台灣
「這聽起來也許很違反直覺,但「批判思考」就是鼓勵我們違反直覺,以「系統思考」架構問題。畢竟,資源回收對於許多人而言,代表的主要意義恐怕並非經濟或產業,而是著重「道德感」或「功德感」的自我實現過程。我建議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面向自我檢視:」
張忠謀說人工智慧會讓大家失業,比爾.蓋茲說這有利社會永續發展,我們應該聽誰的?
這幾天張忠謀在一場研討會中表示對於人工智慧(AI)的發展,他相當擔憂會造成低薪問題,而稍早之前,比爾.蓋茲卻說人工智慧(AI)的發展對社會永續發展有利,這兩個人說法南轅北轍,我們到底應該聽誰的?
高齡化使得遺物處理與二手市場交易成為日本的新興產業
隨著日本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和以及人口數量的衰減,對清理和處置死者財產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日前,《彭博》發佈了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日本清理死者遺物的產業現狀。近年來,它本身就成了一個熱門的產業,而且也帶動了日本二手商品產業的發展。
併車也是一個建立人脈的新趨勢!接訂單、拉投資、找實習、交朋友在搭車聊天時通通有
併車現象愈加普遍,畢竟省錢又方便。在併車過程中,你會與其他乘客進行攀談嗎?說不定,你的下一份工作、下一個訂單抑或是下一份投資就來自於跟你併車的朋友。
中國有狼性、台灣只有滷肉飯跟小確幸?結合硬體代工與軟體設計,台灣AI發展大有前景
媒體曾大肆報導「中國在辦大數據研討會時,台灣卻在辦滷肉飯節」的新聞,同時伴隨著宏碁、HTC 在硬體市場表現的節節敗退,好像從輿論和市場兩方面看來,台灣都注定要錯過人工智慧時代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黃國昌:公司或投資遇到法規或行政障礙嗎?最強的 DEBUG 幫手在這裡!
我們邀請大家共同參與這個掃除行政或法規上不合理和無效率的 DEBUG 工程,歡迎業界、學界和公務員來提出所遭遇的法規與行政問題,一同打造更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
2017 再談談電子書
在這幾年裡我遇過許多出版社認真地思索過出版的數位出路,並且汲汲營營地執行,找出好的做法。但對於整個出版產業來說,從 2008 年來,電子書與數位出版依然是「有這麼一件事,但不關我的事」這樣的玩意兒。
比利時來台創業家的觀察:如何讓「台灣創新」不只是個說說而已的口號?
台灣經濟主要仰賴出口貿易,且因出口需求下降,經濟已受到嚴重影響。那麼,我們能從哪裡尋求其他機會來度過危機?「創新」也許是解答,但又該從何做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