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政治」的文章
專欄
【政治小編心內話】當台灣選手在東奧爭光,政治人物在社群戰場上爭「讚」
本文要來探討的是面對像奧運這麼大的熱門話題,哪些政治人物的貼文是值得參考,有抓住眼球;反之,則有哪些政治人物的社群犯下根本不應該的錯誤,正面與負面的案例都是值得社群工作者謹記在心。
專欄
【政治小編心內話】社群言行不合格的政治人物,撕裂自己也撕裂台灣社會
身為政治人物為民喉舌,卻在疫情期間不經大腦思考講出令人傻眼的話或做出令人費解的行為,這也是一種愧對支持者的表現,在社群當道的年代,不但無法挽救其形象,反而會「不斷放送」加深民眾的「厭惡感」。
專欄
【政治小編心內話】在社群上「做自己,好自在」的政治人物們
政治人物社群發文量要固定是為了和選民溝通。運用社群就是數位版的聲明稿一樣,我白字黑字攤開來在我的社群上,這些就是我(某某某政治人物)講的話,我必須對此負責的概念。
評論
政治人物的網路小編:是專業幕僚,還是裹糖衣的包裝師?
政治人物做社群當然不是要求他們跟網紅或是電影明星一樣要造成娛樂效果。筆者曾經也是政治幕僚,個人不太贊成政治人物「網紅化」,而是讓社群媒體成為一個民眾垂手可得的平台來了解某位政治人物在做什麼議題、法案以及目前的進度為何。
趨勢
Instagram 10歲「轉大人」 美食美景照漸被社運照取代
Instagram 6 日將歡慶 10 週年,原本填滿這個社群平台的夕陽餘暉藝術照、賞心悅目冰淇淋照,隨著社會公義示威、氣候危機與疫情延燒,被更多的示威活動內容取代。
- 上一頁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