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安全」的文章
專欄
【開放文化觀點】火神不哭!開源專案改進消防員安全
臺灣過去二十幾年來,每年都有 1 至 8 名打火英雄因公殞命,傷殘更是不計其數。在科技進步神速的今日,一個西班牙的團隊決定使用開放原始碼,建立更安全的救火環境,或許可以讓我們一起參與,讓消防人員出門工作也要平安回家。
趨勢
特斯拉藏安全隱患,召回超過47萬5000輛Model 3 和 Model S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今天表示,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 Inc)將召回超過47萬5000輛Model 3和Model S電動車,以處理會增加撞車風險的後視鏡頭和行李箱問題。
趨勢
【綠色觀點】513 大停電後忙炒股?投資儲能前應詳閱電池爆炸說明書
一支手機放一顆鋰電池就可能爆炸,簡直就是在自己身邊放一個未爆彈,也太不安全了吧!其實透過了解鋰電池燃燒的風險和原理,我們才能防範意外的發生。
活動採訪
臉書沒有在偷聽!Facebook 公共政策團隊總監 Steve Satterfield 說明隱私與廣告雙贏策略
Satterfield 認為隱私安全讓 Facebook 和使用者建立良好的互信關係,另外對於 Facebook 會竊聽、偷看對話紀錄這些迷思還在流傳,感到遺憾。
專欄
【開放文化觀點】TG 變 NG!三大漏洞讓 Telegram 安全性大打問號
Telegram 主打經過重度加密、免費,但從資安技術觀點來看,卻未預設啟用經過實證的點對點加密,甚至官方儲存使用者對話紀錄、對象、時間、群組成員、地點、IP 等資料,又有最高支援 20 萬人的社團,功能向社群媒體靠攏,卻未獲得等同 FB、Twitter 等社群的嚴格檢視。
趨勢
未來移動聯盟:美國是自駕技術發源地、不該喪失主導地位
未來移動聯盟(Coalition for Future Mobility, CFM)週三(2月3日)發表公開信給美國國會領袖、呼籲參眾兩院兩大黨議員加倍努力將聯邦自主駕駛車(AV)框架送交給拜登總統、在第117屆國會期間簽署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