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INSIDE,與我們一同擁抱有觀點的全球科技趨勢深度內容!
開源呼吸器有一點與商業產品大不相同——雖然不見得有最新功能,卻專注在核心需求,並排除不需要的零組件。
目前已取得 Medtronic 醫材產品資料,將整合國內供應鏈、系統廠,初期先做 100 台雛型機進行測試。
SONY 在靜岡有生產醫療器材的工廠,在愛知也有生產數位相機與鏡頭的工廠,這兩處被列為有力候補產地。
美國政府先前已與一些公司簽下 9 份合約,將在今年底前,為美國政府生產 13.7 萬台呼吸器,其中包括通用汽車生產 3 萬台。
鴻海攜手美商生產呼吸器,不只在美國威州,台灣也會開發生產,「在地生產、在地交貨」。
為了避免產線停工,工程師大量利用既有的汽車零組件來生產呼吸器。
福特預計 4 月底先生產 1500 台呼吸器,5 月底達 1.2 萬台,待 7 月可望量產高達 5 萬台。
MIT E-Vent 原本是 10 年前的課程計畫內容,但後來並沒有繼續;直到近期呼吸器出現供應短缺,該計畫才又重新浮上檯面。
武漢肺炎疫情下,有豐富製造吸塵器、空氣清淨器經驗的 Dyson 也要投入製造呼吸器!
美國武漢肺炎疫情確診數已破4萬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今天表示,公司已經在中國採購上千台醫院用的人工呼吸器並運回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