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權」的文章
趨勢
莫斯科地鐵率先大規模採用「臉部支付」,方便付錢,也方便「監控」
莫斯科當局在 10 月 15 日在 240 多個地鐵站中啟用臉部支付(Face Pay)系統,創下全球首例,一方面顯示了臉部辨識技術與支付系統結合,但另一方面,一些人權團體也表示,這個技術可能會危及民眾的隱私,而且讓政府更「方便」的監控異議人士。
人物專訪
【從紀錄片窺探】《編碼偏見》專家開講:用法律規範演算法,得先從各個擊破開始
在使用這樣不可控的科技時,不只是公部門無法完整透明化偵調過程,就連要求論證都做不到,除了隱私權外,聘僱權、受教權等都無一倖免,對人權侵害造成全面性的疑慮。
趨勢
人權在網路世界中危機重重?演算法掌控社會的隱私與歧視挑戰
在我們每天賴以維生的網路,也存在著科技的人權侵害?2020 網路治理論壇(TWIGF)請到法律學術研究與業界專家,一同探討演算法社會下網路人權的現狀與挑戰。
趨勢
老大哥正在看著你!社會歧視與人權侵犯讓人臉辨識蒙上一層陰影
微軟發現,商用人臉識別識別膚色較淺的男性準確率最高,而失誤率最嚴重的是膚色較深的女性。人臉識別技術到底帶來了安全保障,還是帶來了歧視,侵犯了個人自由?
- 上一頁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