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08月 最新文章
價值創新的追尋之路:從 Business Model Canvas 談起
最近發現不少從事網路創新事業的朋友都在使用 Business Model Canvas 作為工具。剛好我也很喜歡這個工具。所以,就順勢拿它來重先講講我自己對價值創新的看法。
別再拿 4 美元的咖啡來跟你 0.99 美元的 app 做比較
為什麼使用者們願意每天花 4 美元買一杯咖啡,卻不願意用 0.99 美元來購買我們新開發的 app?Josh Lehman :「拿一杯咖啡來和你的 app 比較根本沒有意義」,因為使用者根本看不到你的 app 好在哪裡!
【資訊分享】程式設計師與執行業務所得
前陣子有人問我,程式設計師如何主張「執行業務所得」。因為法規尚無明文,因此行文給國稅局請求解釋。近來收到回覆,我把內容整理如附件,或許可供諸位程式設計師參考。
App 爆炸時代:1999 年網路泡沫化重現?
app 近來的蓬勃發展無庸置疑。但知名投資人 Andrew Chen 最近卻指出 app 正如 1999 年「.com」熱潮般陷入泡沫化的危機。 app 產業真的會像當年一樣泡沫化嗎?
Facebook 超越 Yahoo! 成為全美第二大線上影片網站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comScore 上週公布的報告顯示,七月份 Facebook 以 5300 萬名不重複觀眾超越 Yahoo! 的 4870 萬,在美國成為僅次於 YouTube 的第二大線上影片網站。
微利風暴:百大網路人氣賣家的「突圍策略」?
但當你不走微利,選擇走品牌這條路,這對大多數的網路賣家談何容易?我試著整理近二年來我認識的「台灣百大網路人氣賣家」,以及自身的實務經驗。試著提出一些淺見及觀點,作為微利時代的一條可能的突圍策略。
專訪趣味圖片分享網站 9GAG 共同創辦人 Ray Chan
一週前 Inside 曾經為各位報導過 〈「放笑彈征服世界」:香港 9GAG 獲 280 萬美金投資 〉,我們這次以 E-mail 的方式採訪了 9GAG 的共同創辦人 Ray Chan。
我在Facebook待不下去的十大理由
編者按:原文作者 Philip Su 是一名在Facebook工作快兩年的工程師。為了「慶祝」兩週年的紀念日,該工程師特意列舉他在Facebook幹不下去的十大理由。貌似在罵Facebook,實際更像是誇獎它。另外,通過這十大吐槽理由也讓我們能夠窺探到一個活生生的Facebook。
網路大學時代:免費高等教育不是夢
網路如今日新月異,很多人學習、獲取新知方式,都是透過網路。那你有沒有想過,透過網路來「深造」呢?現在,你只需要一台電腦,就可以上美國名校的正式課程,而且全部是免費的!
團購的式微:Groupon股價暴跌的背後
團購鼻祖Groupon剛剛發佈第二季度財報,因業績不如預期,當日股價暴跌23%創歷史新低。截止發稿Groupon股價已跌至5美元,相比20美元IPO發行價跌了75%,目前市值僅剩31.70億美元,遠低於2010年 Google 對其報出的60億美元收購價。Slate撰文分析了以Groupon為代表的團購行業式微的原因。
微利時代,更要做品牌!
這是一個微利時代,任何東西都變得便宜再便宜。歷史上全跟價格相關的經濟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就像是十九世紀末帝國主義時期供需失調,變成各國的關稅壁壘,甚至還間接導致兩次世界大戰。現在只不過視情況變成了削價競爭。
團隊水準 vs. 市場規模——對新創公司來說哪個重要?
一家公司能否成功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這些因素中最主要的兩個就是內部的團隊和外部的市場,那麼究竟誰更重要呢?我們來看看 Dropbox 的 CEO Drew Houston 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