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客座投稿」發佈的所有文章
評論
巴菲特餐會歷年得標者故事 3:最低調的企業家、炒知名度換來破滅
在 2015 年,當朱曄標到與巴菲特用餐的權利後,更將天神娛樂推上了史上高峰,是典型利用巴菲特餐會,來為自己抬轎的例子之一。然而泡沫終究會破...
評論
巴菲特餐會歷年得標者故事 2:戰略女強人、兩頓午餐吃出股神的接班人!
綜觀巴菲特餐會歷史,大多都是得標者想要從巴菲特身上獲得寶貴建議。若要說至今為止,有誰是反過來帶給巴菲特驚人的回報的?我想非 Ted Weschler 莫屬了。
趨勢
巴菲特餐會歷年得標者故事:催生兩大中國手機品牌、價值投資大師誕生、一句話拉起股價!
從 2000 年開始,華倫.巴菲特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情之一,就是他那讓人公開競標的巴菲特餐會項目。儘管從 2008 年開始,競標金額就從沒低於過 150 萬美金,但仍然有許多人趨之若鶩,想把握住這個機會。
評論
Libra:困死台灣八陣圖內
Libra 擁有 KYC 與實名制的用戶金流資訊,一旦被人不法取得利用,結果絕非用 50 億美元之罰鍰就能一筆帶過,其致命性不言可喻。如果它連歐洲的關都不一定過得了,還談什麼進台灣?
評論
Libra 臉書幣:以平衡為名所存在的三大風險
Libra 其實很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設立的特別提款權,但如果消費者本國在 Libra 的佔比過低,就形同消費者都把信任壓在他們不一定信任的外國貨幣上!
評論
臉書幣不是真正的加密貨幣 — 論其本質與優劣勢
「一開始就成為初始節點的大型企業,有任何誘因來放棄這種控制權,讓任意他人進入這個他們一手打造的架構嗎?臉書真的願意?他要如何跟股東交代,把企業金雞母交出去讓其他人也來分杯羹?」
評論
證券型代幣(STO)規範的落地與想像
會不會 STO 投資風險的控管,真正需要仰賴的,是投資人的科技識字水平、交易平台的程式治理能力,以及一群能夠將籌資法制與程式語言予以對應檢視的科技金融審計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