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放映機發明人、被稱為「電影之父」的法國盧米埃兄弟(Auguste and Louis Lumière)於 1896 年在巴黎放映全世界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L'Arrivée d'un train en gare de La Ciotat)。
據說放映這部短片時,有一幕是火車正要進站,當時現場觀眾都嚇壞了,害怕被火車撞上而四處奔逃。只是,這段傳聞並未被證實,無從確認真偽;無論如何,都反映全世界第一部電影確實震撼當時世人。
然而,若從現代人眼光來看這段火車進站畫面,可能會有點失望了。以下為電影《火車進站》的原版畫面:
根據 Gizmodo 報導,因為 19 世紀末攝影技術不足,使影像畫面看起來有明顯紋理、過度柔焦,色彩也幾乎都是黑白;此外,電影問世至今超過 100 年,人類的眼睛和大腦也已經被訓練到可以分辨螢幕上畫面是「影像」而非「真實」,因此再難被火車進站的畫面嚇到。
不過,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和高解析度的 4K 畫質問世,當我們跟親朋好友視訊或觀看他們用手機拍攝的影像時,技術進展也讓現代數位影像的「真實感」更上一層樓。
既然現今 AI 人工智慧都能將黑白照片上色,讓老照片看起來就像最近拍攝的相片,那可不可以把技術也應用在 100 年前的電影?
YouTuber Denis Shiryaev 透過 AI 人工智慧的類神經網路進行演算,採用 DAIN 技術和 Topaz Labs 團隊開發的 Gigapixel AI 應用程式,將《火車進站》電影畫面提升到 4K 畫質以及影格率 60fps。
以下為 Denis Shiryaev 升級後的《火車進站》畫面:
雖然還是維持黑白畫面,但利用人工智慧升級後的電影,看起來就像是用智慧型手機或 GoPro 拍攝出來的短片,真實感大幅提升。
核稿編輯:Mia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