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illa 今天介紹去年 12 月上線、台灣開發的輕量行動瀏覽器「Firefox Lite」(目前只有 Android 版)三項全新功能,分別是「智慧購物搜尋」、「旅遊探索」,以及「即時新聞」,試圖從單純之瀏覽器轉型成更具使用性的多功能平台;特別是旅遊部分,他們找來了 KKday、Booking.com 與維基百科合作,打造一站式的旅遊服務體驗。
為什麼 Mozilla 會把 Firefox Lite 視為全球性的重點產品之一呢?就如同許多大型科技廠商一樣,Mozilla 基本上鎖定「下一個十億」像非洲、東南亞與南美等新興市場,由於這些市場的網路基礎建設、智慧手機普及仍然有落差,他們想藉由僅僅 6MB 大小的 Firefox Lite,讓這些國家的使用者同樣享有極速的使用體驗。此外,Mozilla 也維持一慣原則保證 Firefox Lite 絕對不收集使用者個資,幫助使用者避免第三方廣告追蹤。
Mozilla 新興市場副總裁梁永光介紹,在 Mozilla 眼中台灣可說是新興市場輸出的樞紐,因此今年將會再度擴大徵才與實習生計畫,並且廣泛串流台灣的大專院校跟開發社群,同時釋出開放資源來培育 Moziia 在台灣的開發能力。
另外 Stan 也提到作為一個 OpenWeb 堅定倡導者,Mozilla 對目前由 cookies 與各種廣告技術建築起的「監控資本主義」等到擔憂,日漸嚴重的 AI 偏見、廣告追蹤與身份系統問題已嚴重影響大眾的網路生活,因此今年在產品層面上,也會加強開發反追蹤、杜絕假新聞等功能。
傳統的內容比對廣告皆為自然語言處理 NLP 中心,基於「純文字」的比對來顯示相關廣告,如大家很熟悉的 Google AdSense 。但是,結合新興的 AI 演算和複雜的圖像辨識,已然能夠達到「影片」的內容偵測,透過增加多個比對層和基於自然語言處理 NLP 的基準定位,可深度學習並提供更精細的辨識洞察力。
舉例來說,若想要將汽車廣告投放給對汽車有興趣的人,我們要先從可能對汽車感興趣的受眾中開始推估,並且根據過去的經驗加入不同的興趣條件,最後針對素材更進一步地測試。透過 Mirrors ,我們可以讓廣告出現在有滿足特定條件的影片內,例如:在消費者觀看的影片中,出現汽車評測報告、自家品牌或競爭對手的 LOGO 、代言人等指定條件,再依照不同廣告主設定的預算判斷是否露出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