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work 先前在台招募人才,支援開展台灣的營運。如今,在台北信義區的新據點終於亮相,八層樓空間,將於今年底展開招租,目前僅開放媒體參觀到一樓,WeWork 亞洲副主席 Christian Lee 在記者會上分享更多 WeWork 在創新工作空間生態系的定位以及在台發展動向。

Christian 表示在全球已有 485 個據點,散布於 105 個城市,28個國家,集結超過 46 萬 6 千名會員的社群能量和文化、獨特設計、協作氛圍、科技,如今將進入台灣市場。
Christian 介紹 Wework 的演進發展,從 2010-2012 共享工作空間,到 2012-2017 空間即服務,到現在 The We company 概念提供自由工作者、社群數位行銷者全球化的工作空間在不同國家大城市,建立生產力生態系。
”We shape our buildings.Thereafter they shapes us
我們塑造我們的建築,此後建築塑造了我們。“
說明協作空間對企業的各種優點,包括:在共享空間工作更有意義,具有更高的工作自主權,空間、設計、活動融為一體,極大化工作者的生產效率。不只可為企業客戶留住人才,也協助企業在不同區域拓點以及增加員工創造力。
Christian 舉例,像是蘋果、三星,宏基或任何大型科技公司雖然專注在手機、電腦產品,可惜的是許多公司忽略建築工程設計,WeWork 透過即時分析、組合管理、空間規劃、活動管理、時間管理等深度質化與量化分析替在地創新人才和企業開拓市場。對跨國企業來說,如果想嘗試在新的國家或新的城市拓展業務,究竟要投入多少資源與人力?正因為企業有變動資源分配的需求,因此 WeWork 也能協助企業提供彈性調整。
而藉由世界各地據點,也能得到跨文化、跨國工作環境的不同數據,比如亞洲通常需要更大的會議室、歐洲會議室需求則較小,藉由這些匿名的數據改善工作空間的體驗,WeWork會運用數據針對建築與空間進行優化,幫助企業客戶擴大他們在不同據點的業務。
看好台灣擁有強大的高科技及資通訊產業,更有源源不絕的創新能量,如今將在今年於台北展開服務,與第三方夥伴、企業客戶都正積極洽談業務。不過,目前 WeWork 無法公布具體細節,今日主要是向媒體介紹 WeWork 的服務概念與定位,另外也開放一樓的空間給媒體搶先看,目前在二樓到八樓的空間也尚未完工還未開放參觀。
針對租用細節沒有特別說明,關於收費方案則可以參考 WeWork 官網,目前已有台灣首站資訊:

不過如同 Christian 提到,針對在地社群提供的工作空間,在松仁路97號的信義區新據點也融入不少台灣在地元素,像是台灣水果的牆壁設計、壁畫上放入台灣夜市的畫像、啤酒機使用台啤等等。讓我們一起到 WeWork 直擊:

核稿編輯:Heem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