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本文編譯自 Hire people who annoy you 一文,作者梅瑞爾(Douglas Merrill)為 Google 前 CIO,現任 ZestFinance CEO,著有「Google 時代一定要會的整理術!」一書。
不要雇用那些你不想跟他一起吃午餐的人
還記得當年我在 Google 面試時,很自然地,多數的人都專注於我在技術方面的能力與表現。接下來不意外地,我被問到了有關 Google 搜尋的問題,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道題目:「我們需要重新檢索的機會有多頻繁?以及有多少的資訊會被採用?」
「嗯...... 很多很多?」梅瑞爾回答。
「錯。」
「噢......」
但其他幾場面試,包括一個由 Larry Page 主持的面試,則是專注在我會如何融入他們的文化。Larry 有個原則是我們眾人所跟隨的:
Don't hire anyone you don't want to have lunch with.
不要雇用那些你不想跟他一起吃午餐的人。
公司不需要「跟你一樣」的複製品
要如何從文化適應的角度進行面試呢?社會心理學教會我們:你對一個人的觀感決定了一切。舉例來說,當某個人與你相似時,你會把他認定為「跟你一樣」聰明的(不管是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是)。這代表了當你在面試應徵者時,你會傾向雇用那些與你更相似的人。
於是,當你會雇用你的複製品時,這樣的行為會從「文化適應」的觀點被你認定為正確無誤的,你同意這些事情的論點,因此新來的複製品們也同意這些論點,這就是最適合公司的人!太棒了!
但這樣的作法潛藏了一項危機。許多橫跨心理學、人工智慧、經濟和歷史的研究論證指出:彼此相異的團隊組合能帶來更好的結果。這樣的研究結果必然有其道理存在,仔細想想,如果你組織了一個相似的團隊,看起來相似、想法相似,甚至穿著相似的鞋子,組織內部會習慣以團體的角度思考(反正大家都相似),於是只會產生一種答案,而且大家都會希望那就是正確答案。
雇用那些惹惱你的人
簡單來說,雇用你的複製品根本就是一場災難。所以,不要雇用你的複製品!事實上,最好雇用那些幾乎甚至已經惹惱你的人。沒錯,就是那些惹惱你的人。
相異的人能帶來與你截然不同的觀點,有時還會帶來不少因為意見相左引發的爭論。你雇用的人需要融入你的文化,但有時也應該要能小小的激怒你一下,這表示他們與你不全然相同。
這麼做吧!尋找沒有那麼像你的人,如果你習慣在職缺內容裡說明你喜歡的做事方式、個性等等細節,那麼就把職缺說明刪掉吧。忘掉人們總是習慣在面試時要求的:「技巧與能力」,別把那麼簡單的東西作為評量標準,專注於關鍵要素:文化。
不要因為我是 CEO 就同意我說的話
我們的團隊非常小心地在建構企業文化,不意外地,與 Google 非常相像:一個以精英做為領導的公司文化,階級輩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力。事實上,在我面試應徵者時會提出一個非常簡單的邏輯問題,答案有很多種,當你想到其中一個(或更多)答案後,我會問:「你認為我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你覺得這是個好問題嗎?」
什麼才是正確的答案?我不知道。但我真正在意的是應徵者的想法。我並不想要一個奉承的答案說:「是的,這真是個好問題。」我要的是一個經過思考的論點,即使答案是否定的也沒有關係。在我們公司的文化裡,認為反正我就是老闆因此一昧同意我的想法的人會被記上大大的污點。一個有其背後原因的相反意見從文化角度來說會是更合適的答案,儘管有點惱人。當然啦,我還是覺得那是個好問題,否則我也不會提出來,但這還是不代表你應該為了同意我而同意那是個好問題。
這就是我前面所說的,要以更具有深度而不只是表面的能力來做為評量標準。我一點也不在乎那道邏輯問題你答對與否(好吧,還是會有點在乎,但幾乎所有人都答對了),我真正在乎的是你有沒有經過一連串思索「為什麼」和「是與否」的過程,真正經過思考的答案會讓我知道,你不是因為我是 CEO 而覺得我是對的。
午餐時的腦力激盪
回到 Larry Page 說的,能否與對方共進午餐為什麼會這麼重要?共進午餐能創造一個更簡便的場合讓不善交際的人(例如工程師)向別人分享他們正在做的計畫,同時很可能得到來自隔壁桌的人提出與你相反的論點。
同事之間的對話大多都在談論工作,此時形成了一場腦力激盪,彼此都想發表出最好的工作點子。而且許多好點子往往都來自於一場「沒人知道自己正在腦力激盪」的腦力激盪,像是在午餐時刻。如果團體裡都是一群想法相似、沒有個人意見的人,是無法進行腦力激盪的,此時,雇用那些惹惱你的人所代表的價值就展現出來了,因為相反意見能讓你的視野更遠更大。
平衡一下,一點點惱人的事就接受吧
談到這裡,我猜你會想問:「雇用那些惹惱我的人?這不是違反了 Larry 的原則嗎?(不要雇用那些你不想跟他一起吃午餐的人)」
也許是有那麼一點點的違反 Larry 的原則吧。但這其實取決於你對那些惱人事情的容忍程度,這是需要平衡的做法,太令你惱怒的人也許會成為真正的障礙,但在可容忍範圍內的相反論點或許會成為寶貴的意見。
我可以與你分享的是,我非常享受在我們公司午餐時刻激盪出的機智對答,是充滿著那麼多不同的觀點,來自不同國籍、性別、種族以及政治立場,而且所有人都在發表他們自己的觀點時感到非常自在而不拘束。
現在,拿掉與你相似的複製品的履歷表,找到那些你曾經說服自己你不會喜歡的人的履歷表,雇用他們,相信到最後你會感謝我的。
Photo Credit: QualityFr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