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nn 寫點週報】PS4進入生命末期、Intel收購的自駕輔助系統Mobileye闖紅燈

【Lynn 寫點週報】由 Lynn 為讀者精選 INSIDE 網站上 3 到 5 則最不容錯過的本週時事、並進行更深一步的點評討論,以協助讀者加深對於趨勢的理解。
2018.05.23
在近日的舉行的 Sony 合作策略會議上,Sony 互動娛樂(SIE)執行長小寺剛表示「PS4 已進入生命末期了」。外媒推論雖然 PS4 系統還能再戰數年,但銷售已經沒有像以前那樣快速成長,
先來幫讀者做個簡單的 Sony 公司體制介紹。Sony 執行長是吉田憲一郎,而 Sony 這個大集團旗下有一家子公司叫「SIE」,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SONY 互動娛樂,負責管理 PlayStation 的業務,執行長為小寺剛。
有幾家台灣媒體在發布這篇新聞的時候都誤用「Sony 執行長」作為標題,然而對媒體發表這句話的人實際上並不是吉田憲一郎而是更低一層的部下小寺剛。
自 1994 年 PS1 推出以來,PS 遊戲主機升級的週期都是介於 6 到 7 年之間。在 2013 年上市的 PS4 迄今銷量已超過 7900 萬台,可以說是長賣型主機,離前一代 PS3 停產時的 8000 萬只差一點距離。
再加上 Sony 還在 2016 年推出了加強效能的 PS4 Pro ,又延長了這代 PS4 主機的產品生命週期,可預期原先在 2019 年就理應會邁入停產階段的 PS4 會拖到 2021 年才會真正停產。因此雖然說是產品末期,但 這所謂的「末期」
更何況就算是停產,也並不代表這款遊戲機就直接死掉了,
雖然銷售停滯了,但是不要忘記 PS4 可是擁有近 8000 萬的遊戲玩家基礎,
現在包括 PlayStation 與 Sony 總部的業務皆可說是正在將重心從硬體營收轉往內容訂閱為主,
2012 年上任的社長平井一夫即將公司架構分成電子業務、金融服務業務、包含音樂及電影的
我猜是 Sony 之前虧怕了,就在方向定好後,藉由找一個財務背景出身的負責人,
說回來內容訂閱趨勢, Sony 換了新社長後便開始動作頻頻──除了持續推廣 60 美元年費的 PS Plus 會員服務、每個月 PlayStation 都會推出 Plus 會員的專屬優惠或免費遊戲,還包括長紅的金雞母手遊 Fate/Grand Order,光 2016 年就賺了 50 億台幣,與電影事業──新版的野蠻遊戲登上 SONY 影業北美票房最高紀錄。(我這個人很簡單, 有巨石強森就看)。
今年 5 月 23 日 Sony 又宣布斥資 23 億美元收購 EMI 音樂版權公司 60% 的股權,此將為 Sony 帶來 200 多萬首歌曲的詞曲版權,包括 Kanye West、Alicia Keys、Drake、Calvin Harris、Sia 等知名歌手的作品。 (參閱 INSIDE 此前報導:斥資 23 億美元買下 EMI 音樂版權,SONY 鞏固產業龍頭 地位 )
可以說從家用電玩、手遊、電影、
不過最令我嘖嘖稱奇還是最後這個問題:為什麼 Sony 娛樂內容這塊和其他硬體廠如 Samsung、小米等相比之下這麼豐富強悍,
尤其 Sony 智慧型手機感光元件技術超強,
額外補充個日本遊戲廠換人當社長、走內容訂閱的趨勢,
另一方面,任天堂宣布要從
2018.05.23
英特爾以 150 億美元買下的駕駛輔助系統明星公司 Mobileye 高調宣布加入全自駕車的爭奪戰。伴隨這條消息的是 Mobileye 龐大自駕測試車隊(共有 100 台測試車)亮相,這些測試車將在 Mobileye 老巢耶路撒冷的街道穿梭,更令人驚訝的是 Mobileye 放棄光學雷達和雷達這兩樣法寶,其他廠商恐怕想都不敢想。
Google 2009 年就開始研發自動駕駛汽車,其中主要使用了三種感測器:「
不若 Mobileye 只有使用攝影鏡頭和距離雷達這兩款已經很成熟且便宜的硬體技術組
由於加裝雷射雷達的關係,目前 Google 旗下的子公司 Waymo 可說是所有無人車廠中最穩定的一個:
但雷射雷達也成了 Waymo 目前最大的優勢與困境,這是目前無人車硬體中最貴的零件,
去年一月初 Waymo 宣布他們成功將硬體成本削減了 90% 左右到 7500 美元 (參閱 INSIDE 此前報導: Google 無人駕駛技術新進展,關鍵感應器成本下降 90%),老實說也還是不便宜,
2018.05.08
看完這篇新聞我只有兩個結論。 第 一個結論是,
無論是銷售業務、Sell Side、要去跟創投 pitch 拿融資、服務業,還是一般企業的上班族社畜,共通點就是西裝。
第 二 個結論則是,雖然不穿西裝,
簡言之,沒個性的有打扮(西裝制服)是業務打工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