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只要會選字放字型?沒有排版基礎要怎麼 Freestyle!(上集)

本篇原文刊登於 Medium,INSIDE 經授權轉載。關於作者 00nyrhtak:一位設計熱愛者,憑藉著熱情逐步學習和累積,往心目中理想的設計邁進。目前在聊天機器人新創團隊實習,過著快步調的 UI/UX 生活,製作易用又迷人的產品!
昨天參加了 Justfont 在華山文創沙龍主辦的 第七場免費講座 ——沒有排版基礎要怎麼 Freestyle,聽說這次開放售票到售鑿只經過五分鐘,可以明顯感受到和字體相關的議題越來越熱門。活動資訊會不定期發佈在 字戀 粉絲專頁,平時也會有各種有趣主題的懶人包(寫 code 專用定寬字型 、 免費字型新手包 、 來自明天的科幻感字型 ⋯⋯)很推薦大家追蹤關注噢,另外在 Justfont blog 裡的文章則是從令人會心一笑的豆知識到相對實用的字體知識,都詳細記述著。先前脈絡化整理了 Justfont blog 裡(幾乎所有)的文章,希望能夠給大家在查找資料上一些幫助!
每次講座的上半場屬於「必修科目」介紹字體必備基礎知識,以及 Justfont 的工作內容(正在著手進行的金萱微糖,透過 IG 帳號 designers_at_jf 可以一窺字體設計師日常)和服務項目(雲端字型),下半場的「選修科目」會隨著時事或互動調查需求規劃不同的趣味性議題。本篇文章也依照講座慣例,先來一起釐清這些容易混淆的專用名詞吧~
延伸閱讀: 造字人的苦惱──是誰寫的對?
在電腦的字形檔案裡我們無法直接感受到何謂字身和字框,但若是從鉛字理解就能清楚分別兩者的差異。字身框決定每個字和字之間的距離,由於漢字是方塊字,字身框通常都是正方形,字面框則決定了這套字型的個性。
以麵來做比喻的話,字身框就是承裝麵條(文字)的盤子,它有物理上的限制空間,無法做更動。字面框(字麵框?)就是麵條(文字)本身,你可以決定麵條的量是多是少,也影響著這盤麵給人的感受如何。
延伸閱讀: 到日星鑄字行學字型
文字的骨架有三個要點「讓每個文字在視覺上的大小相等、筆劃的曲線與空間上的分配、印刷字的架構與部首比例」下圖上方的「玉、令、國、下」字形分別是「正方形、菱形、正方形、倒三角形」,若將字面框填滿字身框,「玉、國、下」看起來會略大於「令」,照著紅線指示調整過後的下方文字,視覺上的大小就協調許多。
除了線條筆畫設計,由骨架分割出來的空間也是要考量的部分,白色空間大小相近、分配適當才會達到視覺平衡。下圖中的兩個「林」即使筆畫寫法、文字粗細都一樣,卻因空間分佈不同有著很大的差異。
字重同樣也是要透過鉛字才好理解的概念,日星鑄字行的鉛字分為初號到六號共七種號數,越大的鉛字重量越重,到今日引申為字型筆畫粗細程度。
下半場講者從三個排版的核心觀念切入,分別為「比例、順序、群化」,也強調設計是一門和數學有關的學問,尤其排版更是經過精密的計算,不是如表面上單純的圖文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