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 NFT 了嗎】見證台灣 NFT 由衰轉盛:專訪平台先驅 Lootex

自製專題

早在 ICO 漸漸退燒、幣圈社群逐漸把關注重心轉往 De-Fi 的 2018 年,Lootex 就決心投入區塊鏈遊戲領域,是台灣 NFT 的產業先驅。
評論
247708065_10161368693713989_5607095927661259545_n.jpeg
Photo Credit:Lootex 提供。
評論

「其實我們正慢慢轉型回來,只做區塊鏈虛擬寶物了。」採訪才剛開始,台灣 NFT 與區塊鏈遊戲寶物拍賣場 Lootex 共同創辦人呂季潔(Justine)就笑著說。

相信有些讀者對 Justine 這個名字不陌生,早在 ICO 漸漸退燒、幣圈社群逐漸把關注重心轉往 De-Fi 的 2018 年,出身遊戲業的她就與夥伴決心投入區塊鏈遊戲領域,是台灣 NFT 的產業先驅;甚至 INSIDE 上面標題第一篇出現 NFT 字眼的文章都是出自她手。

目前 Lootex 站上有 4000 多個 NFT 專案、200 多個計畫專屬頁面,是台灣數量最多的 NFT 拍賣場之一,案子使用到的鏈以 Ethereum、BSC、Polygon 為大宗。雖說 Lootex 已經「回歸初心」重新把大部分營運精力專注在區塊鏈遊戲寶物拍賣上,但隨著 NFT 大熱,除了 2019 年的《聖人大盜》之外,Lootex 這陣子所協助發行的專案也逐漸讓 NFT 從原本蒐藏數位檔案的主流中擴展出不少新的應用範疇,可說是一段相當精彩的旅程,其中最特殊的,當屬跟新一代算命師簡少年的合作案,以及勇者系列 RNFT 兩個案例。

簡少年:數位票據的變化型

簡少年是近年來在網路興起的新銳算命師,也是命理網站「桃桃喜」的創辦人,目前在 Lootex 上一共發行了《清明上河圖》、《如來神掌》、《古惑仔》三檔 NFT。這三檔 NFT 除了具蒐藏性的圖檔之外,還能有「VIP 卡」的功用。《清明上河圖》、《如來神掌》被冠上「聖火令」,像買《清明上河圖》的消費者可以憑著這張 NFT 免排隊免預約(通常要排 2 個月),就可在 48 小時內約他算一小時的命;《如來神掌》能以 NFT 兌換簡少年的線下、線上命理教學課程。

截圖 2021-12-06 下午5.08.16.png

這幾檔簡少年所發行的 NFT,可說是原本 NFT 經典應用範疇--數位票據的變化型,同時還帶有「粉絲經濟」色彩。呂季潔透露當初簡少年是以「算命急診」的概念並綜合想要給粉絲回饋心態來發行這幾檔 NFT,且從後台來看,第一檔購買《清明上河圖》的人以原本 Lootex 黏著度較高、可能是幣圈人士消費者居多,但後來可以發現非幣圈的買家佔比越來越多,《如來神掌》各占一半,到了《古惑仔》則已經是從未用過 NFT,簡少年本來就有的粉絲居多了。

1634792794-teddyboyyoungchien.jpeg

而且發行《簡少年 x 古惑仔》時,還多了一層可貴的時代意義。呂季潔解釋《古惑仔》這個案子反而是香港方主動聯繫 Lootex 開啟合作,原本香港方一開始是想做很純粹的港漫 NFT 化給粉絲蒐藏,因為網路盜版崛起加上香港書報攤在經歷港版國安法事件之後迅速凋零,已經沒有什麼管道可以再出實體本了給粉絲收藏了,再加上《古惑仔》題材對現在的港府來說非常不受歡迎,一個雖然有爭議但深受香港讀者喜愛的 IP,實在不忍就此凋零

同時簡少年本人也是《古惑仔》漫畫的粉絲,就這麼意外促成了雙方一起發行 NFT。「發完之後,甚至有粉絲來留言說很感動...」呂季潔解釋,區塊鏈技術抗審查的特性,意外也在這次合作案中被彰顯出來。

實體 x 虛擬《勇者系列》RNFT

截圖 2021-12-06 下午5.09.19.png

《勇者系列》RNFT 發行計畫則是 Lootex、台灣漫畫家黃色書刊、黃子佼、IP 授權公司 Fandora 以及 NFT SaaS 服務商 RE:Dreamer 等多方的共同企劃,IP 來自台灣登陸 Netflix 的動畫《勇者動畫系列》,其最特別之處是玩家抽特定 NFT 款式後,真的還能使用 NFT 兌換限量實體公仔。

同時 RNFT 本身有設定地板價回購機制,官方會定期回購價格過低的 NFT;由於每張 NFT 還設有屬性、能力值,未來也有應用到 Game-Fi 的打算。

呂季潔說 Lootex 幾年前就曾經跟 Fandora 討論過利用手上 IP 發行虛擬公仔的可能性。但當時無論創作者、社會對 NFT 還不熟悉,Lootex 跟 Fandora 也來回溝通了好幾次,最後發想成「虛擬 x 實體」的 NFT 發行專案。

截圖 2021-12-06 下午5.09.51.png

 「這是一個要同時說服合作方,以及不同潛在消費者的過程。」呂季潔說對核心幣圈人士來說收藏 NFT 不是太大問題,只要 NFT 本身夠特別、好看、有話題,就會出手收藏;但對黃色書刊的粉絲來說,就得耐心跟他們溝通 NFT 是什麼。某種程度上有設計實體公仔可供兌換,就是一種要讓原本對區塊鏈不熟的黃色書刊粉絲們可以接受 NFT 的方式。

講到這,呂季潔回憶幾年前常被大眾質疑 NFT,「為什麼我要買 NFT?不就是一張 jpg 嗎?」但呂季潔都會拿羅浮宮的蒙娜麗莎像為例,遊客當然也能用手機拍一張蒙娜麗莎的微笑當自己的桌面,但真正對畫有「處置權」的還是羅浮宮。而 NFT,就是那個可以證明數位藝術「處置權」的證書。而到了今天隨著 Beeple 以 6,930 萬美元賣出作品 NFT 的紀錄,大眾與廠商更開啟了對 NFT 的好奇心。

區塊鏈遊戲的春燕來臨?

今年年初台灣區塊鏈交易所 MaiCoin 正式投資 Lootex,雙方對 NFT 的前景很有共識,但 MaiCoin 對 Lootex 的經營方向很放心,旗下的 AMIS 還開發了強調便利性的錢包 Qubic 並供應給 Lootex,對 Lootex 降低 NFT 新手的門檻幫助很大。

既然有了前面幾個不錯的 NFT 發行經驗,那為什麼 Lootex 反而想轉型回來,專心在區塊鏈虛擬寶物呢?原因之一是區塊鏈遊戲(尤其是國外)在這兩個月突然暴增,Lootex 上區塊鏈虛寶的交易量也以每個月兩倍的驚人速度成長中,而且使用者已經完全國際化,現在 Lootex 上最多的是巴西使用者(超過 1/5)、其次美國跟西班牙,台灣使用者約只佔 0.8% 左右。

260000565_661188778223131_8457286902443343137_n.jpeg
▲呂季潔表示 Lootex 將「回歸初心」專注經營區塊鏈遊戲寶物。

而且這些遊戲有的很接近原本 RPG 或卡牌遊戲的玩法,NFT 本身就是當虛擬寶物或卡牌使用,但有的已經很有 Game-Fi 味道,像「RPS League」玩法本身很不稀奇就是剪刀石頭布,但近期交易量非常驚人,玩家還能透過比賽獲得 token;另一個遊戲「ZED RUN」就更區塊鏈原生了,玩家可以買區塊鏈所生成的虛擬馬,用馬參加比賽賺取 token,然後每匹馬之間還有類似 CryptoKitties 的配種系統,玩家可以讓自己的馬放在平台上讓其他玩家配種並獲得虛擬貨幣。

但真正會轉型回到遊戲領域,最根本原因還是因為 Lootex 創辦團隊對遊戲擁有無比熱忱,從 2018 年就決心投入並見證這股萬物 token 化風潮的他們,也或許真等到自己的春燕來臨了。

核稿編輯:Mia

延伸閱讀:


最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