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趨勢
【付費限定】電動車大未來:美國碳排政策各州大不同,加州、德州成鮮明對比
付費專刊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台,民主黨也佔參、眾兩院的多數後,就開始積極推展減碳措施,美國提出 3.5 兆美元的基礎建設預算中,也包含了一系列對抗溫室效應的措施,例如,聯邦車輛電氣化、提供乾淨能源,和對進口產品課徵「汙染費」等,這些政策都為電動車的成長帶來強力的支持。

馬斯克(Elon Musk)在去年 10 月 7 日 特斯拉(Tesla)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宣佈將把集團總部,從加州灣區遷往德州奧斯汀。本來,加州一直都是對環境補貼和電動車發展最友善的州,但是,特斯拉因爲工廠維持費用太高,而義無反顧要遷廠,德州對碳排放政策上,雖不像加州積極,但地廣人稀,生活成本便宜,還有更低的稅率,都是吸引特斯拉的原因。
而且,全球電動車龍頭進駐德州後,或許能受惠於德州的補貼政策,降低成本,甚至潛移默化德州的電動車生態,讓這個對發展潔淨能源持保守態度的州,變成對電動車發展環境友善的州。不過,美國國內在碳排放和推動電動車的政策上,各州態度相當分歧,加州與德州就是其中的顯例。而且,整體來說,政策推行的力度和進度皆落後於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