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塞 IG 研究室】創作名人堂專訪:從 IG 到商業模式建立 三位數位自由工作者不私藏分享
自製專題

疫情持續升溫下,不少人的工作型態面臨轉換,而對應屆畢業生來說更是直接面對職涯選擇,累積職場硬實力的確重要,但如果在未來你也想成為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數位遊牧族、自由工作者,可以提早開始探索可能性,或許也能從運行一個 IG 帳號開始練習,透過好上手的內容平台實驗與學習,從中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並學習社群互動這項重要的商業技能。
經營 IG 的起心動念,可以是單純興趣,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下滿足自己的創作慾,也可以替未來成為自由工作者的商業模式鋪路,透過平台測試水溫,了解自己在內容、產品的利基市場與可行性。INSIDE IG 系列專題【硬塞人物開箱】陸續專訪數位自由工作者,包含學生經營者、離開職場全職自由工作者,從 IG 到展開他們新的商業模式,不隸屬於其他公司的正職員工,而成功展開自己的事業,並以 IG 作為其重要的舞台,本篇彙集三位創作者的訪談,提供給正在找尋方向的你一些靈感!
思葒(S 編)@s.style.cycle
從西文系畢業的思葒,過去曾在西班牙讀時尚行銷碩士、在服飾品牌學習線下經營、視覺陳列後,2017 年回到台灣曾在時尚媒體任職,在職場走跳時她意識到社群行銷角色的重要性,希望有機會能用自身的實戰經驗、專業知識幫助品牌,透過自創 IG ,也同步經營官網、臉書、Podcast 等平台,也以自媒體專屬社群顧問建立個人品牌,在 30 歲就成功以個人品牌打造穩定多元收入。
在 IG 上以社群行銷意見領袖之姿快速竄升,善於傳授粉絲行銷知識內容與熱愛分享的思葒,是不少新手在社群經營之路學習典範,她提供社群顧問服務,同時經營創作者專屬社群、舉辦線下活動與出席演講等,去年在 INSIDE 知識型 IG 專題專訪過思葒,當時正在籌備的新書終於在今年二月上市,新書《你值得更好的夢想》講述更多職涯故事,也自行創立 《SOLER 風格誌》針對斜槓創業家、內容創作者、遠距工作者的紙本、電子季刊,持續擴大影響力。
針對今年的個人品牌與 IG 趨勢,思葒也在專訪分享其獨到的見解——
人人都要經營個人品牌:
無論是否想要成為 KOL,經營個人品牌的思維都需要融入在日常生活中。
思葒分享,過去在國外應徵時尚產業類職缺時,往往都會被要求提供 IG,這是為了雇主想看你有沒有在經營生活。而回到台灣脈絡,不論是否要轉職,也建議日常經營 Linkdln,給企業和 HR 良好的印象。
品牌「個人品牌化」:
品牌紛紛推出自己的 IP 已有先例,例如蘋果的賈伯斯、香奈兒的老佛爺都是經典案例。而現在,這個趨勢更加風行。許多品牌都推出自己的員工做為 IP、KOL,打造更具人味、更有故事的社群策略,例如圖文不符創辦人志祺 @shasha77.daily 開設 YouTuber 事業、蝦皮購物 @shopee_tw 的吐司編,服飾品牌 @soulsis2014、@pazzo 的小編、店員也都身兼 KOL。
個人品牌「品牌化」:
反之,個人 KOL 不再只是出出周邊變現,而是有更完整的品牌規劃。
例如部落客大饅大力建立服飾品牌 @mougganofficial ,「闆娘」身分做得十分稱職。電商、線上課程、顧問服務等都是可以將個人「品牌化」的路徑。
如果你想經營 IG 個人品牌,那麼先遇到的問題或許是怎麼在在茫茫創作者海中跳脫出來,這是很多新手經常忽略的,思葒強調除了視覺印象外,個人品牌必須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價值,試著問問自己以下問題:
你能給讀者什麼?你的特色是什麼?人生故事又是什麼?唯有展現你與別人獨一無二的價值,才能在市場上生存,思葒也不諱言:
現在 IG 太多類型、風格、主題相似的帳號,硬知識各家都相距不遠,取代性太高,而這也是知識型創作者常見的瓶頸,因此個人風格才是決勝負的關鍵!
思葒除了經營個人帳號,她的團隊也開設工作室帳號,S 風格社群工作室 @s.style.studio,分享實用的 IG 社群、自媒體經營攻略,也會釋出免費資源,例如先前免費提供獨具風格的限時動態素材,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起追蹤!
亨利溫 @henry.wen
疫情遠端工作首日,編輯採訪近期 IG 快速竄升的創作者亨利溫,如果你也正想用社群平台經營自己,提供粉絲讀者有價值的內容,甚至用數位發展斜槓工作,可以追蹤亨利溫的 IG 內。
從社群、文案到斜槓生活、書單分享到生活風格的實用大補帖,亨利溫高含金量貼文是他 經營 IG 重要的個人特色,透過簡報資源分享乾貨,提供許多社群行銷、個人成長的靈感。
亨利溫畢業於企管系,在學期間亨利就享受製作專案,從 0-1 建立的過程,工作以後為了精進自己,目前台科大科技管理研究所修讀中,持續探索創新、創業領域,也以 IG 作為論文主題,是非常新穎的題目,亨利溫希望用更多學術理論來支持這項社群專業!
享受從零開始起步的亨利,初衷是用社群自我經營,看到臉書紅利消退因而選擇 IG,亨利溫坦言,在 2019 年跨入 IG 佛系經營,直到去年七月完成碩一學業,擁有有更多時間可以投注 IG 帳號,為了自我提升,開始購書、參加線上課程,補足社群經營、文案、商管理論知識。
他也親身經歷個人 IG 轉型之路,不只是知識輸入,更需要「帶著問題思考」,才能找到經營盲點,重新定位帳號、區隔競品,大概花了一個月時間完成轉型,社群行銷、品牌行銷、個人成長,並善用內容漏斗精準規劃內容。
持續高產的亨利溫也分享他搜集創作靈感的秘訣——
自建內容行事曆:
主題定位清楚,搭配自建的內容行事曆,分配貼文類別,一致性的內容來堆砌社群形象,日常抓到相對應的素材就能快速歸納至靈感庫,平常就會使用像是 Onenote 筆記軟體紀錄想法。
大量閱讀:
每日早晨限動中規律分享 #溫書系列,其實閱讀也是亨利溫獲取靈感的方法,個人品牌 一人公司、習慣養成書籍,其他題材則是觸類旁通的效果,比如:在閱讀遊戲化行銷,看到點數是鼓勵玩家的誘因,真正引發玩家動機的是遊戲內容,讓他聯想到文字打動人的本質不是修辭,而是引發讀者的共鳴。
持續與粉絲互動:
為了服務粉絲,持續舉辦講座、讀書會,提供顧問服務,雙向交流也是亨利溫獲得靈感的中要來源,洞察痛點需求,持續創造對讀者有價值的內容。
研究競品內容:
如今在 IG 上知識型內容相當廣泛,除了專注創作個人內容,亨利溫仍會持續觀察競品,這樣的過程,能激發自己更多創作靈感,即便是相同的題目,都能擁有個人的觀點,創造內容與讀者延伸討論。
在社群創作的趨勢上,亨利溫也分享他的觀察,首先是多平台內容經營,雖然集中火力在 IG 站穩腳步,未來也需要拓展到個人網頁建立,比方利用網站長文內容再轉化為 IG 圖文,達到雙平台經營。在更近一步可以延伸到線上課程規劃,發揮平台縱效持續擴大影響力。
另外,在「私域流量」仍是不可忽視的經營重點,亨利自己凝聚私域流量的方式就是舉辦 #讀書會,亨利觀察品牌注重網站導入的流量 ,對個人創作者來說,可透過社團經營、LINE 群組功能,都能和粉絲讀者建立情感。
分享完精實內容後,亨利也想送大家一句話:
不要忙著感動自己,要勤於改變自己。」在創作過程中,內在動機與成就感獲得滿足,是持續下去的動力,但是也要知道持續修正、改變進步,如果你還正在猶豫是否開始斜槓創作,勇敢跨出第一步吧!
Mr.K @leadingmrk
上述兩位以顧問服務作為商業模式,而 Mr.K 以高效數位工作為核心價值,與夥伴共同開設線上課程,以不同的形式服務粉絲以及用戶。
Mr.K 是開設個人網站並經營 IG「領先時代」,日前也與自媒體人雷蒙和開筆記工具 Notion 線上課程,為用戶深化數位工具應用。Mr.K 的背景相當也去,畢業於資管系,他說在此之前自己是玩音樂,曾經在大一年紀考到街頭藝人並到三間餐廳駐唱。後來轉為專注於本科系發展,花了三年時間到過兩間資訊公司工作,後來也成為一名接案的軟體工程師,目前仍在進修碩士學位。
不少朋友透過 IG 認識到 Mr.K ,而 leadingmrk 帳號創立契機就是受到疫情黑天鵝驅動,Mr.K回想去年二月疫情爆發,自己正好回到「武漢」準備與當地做茶葉生意的父母過年,沒想到遇上了封城,三個月的時間從 IG 資訊接受者變成內容創作者。
Mr.K 經營個人網站與 IG,他說自己在 IG 為即時性創作內容,當天製作與排程,他認為 IG 越來越往長文發展的趨勢,除了圖片要抓眼、議題要吸引人之外,貼文內容是大家想知道的描述的越詳細,讀者才能得到更多;而在網站部落格上,自己所定義的長文基本上是萬字以上,而大部分網路上在教學寫「部落格長文」都是破千字屬於長文,但以 SEO 取向來說,千字只是短文而已。
自己最初經營 IG 就是抱持著一個觀念:不應該因為 IG 的習性是圖片配短文,就得逼自己去貼合 IG 特性,這樣反而有違某些創作者想傳遞完整內容的初衷。自己想反過來告訴讀者,自己內容肯定長,想吸引願意看長文的受眾。
從自身痛點看見開課需要成為 Notion 傳教士
如今將利用 Notion 活用各種場景,不只是筆記功能,還能揪團、多人協作、任務管理,身為 Notion 達人的他,其實曾經棄用過這款筆記工具,而這也是課程誕生的重要契機,剛接觸 Notion 前半年並沒有特別研究,一陣子後資料散亂就沒有使用的動力。做論文時意識到系統化與架構思維的重要,重新研究 Notion 並撰寫完整的教學文,此篇 SEO 在 Google 搜尋上成為首篇。由於 Notion 中文資源教學仍較少,也促成這次開課的重要契機。
生產力工具上除了會用 Notion 作為個人知識庫與工作事項規劃工具,搭配 macOS 內建的形式裡與待辦事項來做時間管理。推薦 macOS 用戶上好用的工具包括 Cleanshot X 截圖、ScreenFlow 錄製跟簡單剪輯、Bartender 可以整理上方導覽列、spectacle 或者 Mosaic 可以快速排列電腦中的視窗,也可以多關注 Mr.K 在 IG 帳號的分享!
不少人崇尚斜槓人生,而身為超級斜槓人的 Mr.K 其實對這個角色的想法是:
首先,打破一個迷思:「沒有兼顧,只有取捨」,Mr.K 起初在經營自媒體時還是接案工程師,那時候就花不少功夫想要「兼顧」,後來發現是不可能的,自己只能取捨。
再來,取捨步驟:理念釐清(黃金圈)、目標制定(OKR)、時間/工作事項管理(GTD)
如果你也想經營自媒體嗎? Mr.K 想以自身經驗告訴你:
沒有準備好才開始,請你務必『趕快開始行動』,生活就是這樣,更勇敢的面對真實的挑戰,在過程中才能得到成長,得失心不要太中,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想看到更多創作者故事,歡迎追蹤 INSIED IG 帳號,每週為你開箱一位數位內容創作者,為想經營自媒體社群、數位內容,尋找職涯方向的你激盪更多火花。
核稿編輯:MindyLi
延伸閱讀:
- 【硬塞 IG 研究室】我還該經營 IG 嗎?2021 年的你該有的平台意識
- 【硬塞 IG 研究室】編輯自產內容日更貼文我們怎麼辦到?背後產製流程導入公開
- 【硬塞 IG 研究室】比讚數消失更難解:當社群數字淪為廉價商品
- 【硬塞 IG 研究室】創作名人堂專訪:IG 就是履歷作品集,行銷人從零開始必看他們的經營之道
最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