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姆科技觀察
提姆是職場新鮮人,熱愛關注網路與生活科技產業的創新趨勢。希望能藉由文字輸出幫助自己對事物擁有更透徹的觀點和深刻印象。最近的目標是在上班之餘仍可以維持閱讀與寫作的習慣。

【提姆科技觀察】投資網紅!解決借貸難題,流量融資有哪幾種模式?

網紅融資不易,就連當今世上最有影響力的網紅 MrBeast 也曾在推特上抱怨目前沒有公開市場可以像投資公司一樣投資他認為有潛力、即將爆發的社群創作者。觀察到這樣的痛點,如 Creative Juice、 Spotter 和 Jellysmack 或是 Slow Venture 這樣的公司就開始提供各種投資分潤模式,來為網紅提供各項計畫的啟動資金。

【提姆科技觀察】App 也夯「儀式感」!對強迫推播的反撲浪潮

社群產品可以分為「習慣」和「儀式」兩類型。習慣型社群,如 Facebook、Instagram、TikTok, 希望用戶最大化使用時長,往往會讓用戶陷入永無止盡的內容瀑布中,但卻得不到滿足感。相對的,「儀式型社群」如 Wordle 和 BeReal,讓用戶每天打開 App 時全心投入,作為每日必做的儀式。

【提姆科技觀察】愛用 TikTok、IG 找餐廳!Z 世代的搜尋首選不再是 Google

你平常是用 Google 搜尋、Maps 還是 TikTok、IG 來找餐廳呢?

【提姆科技觀察】用困難模式開局:DoorDash 如何精選市場避開熱門戰區?

成立不到 10 年的 DoorDash,如何切入已經有各大公司密集卡位的外送市場,在美國打敗 GrubHub、UberEats?

【提姆科技觀察】攻下「消費者科技」聖杯,創業家 Rich Barton 的商業秘方

相較於 B2B 和 SaaS 公司,consumer tech 缺乏通用的營運指標和商業模式,可說是更難經營的領域,而 Rich Barton 卻能連續成功創業三次。他創辦的 Expedia、Zillow 和 Glassdoor 三間消費者科技公司,每間公司的價值都超過 10 億美金以上。

【提姆科技觀察】40 歲成電商億萬富翁,他再創 Fanatics「預測」運動賽事爆紅商品

黑馬球員的驚奇表現往往是運動迷最期待的畫面,但對於球衣銷售商來說,在熱潮的當下商品總是供不應求,等到貨補上來的時候激情早已冷卻。這就是體育授權用品零售商 Fanatics 致力解決的問題。

【提姆科技觀察】經典老歌的逆襲:串流、抖音、版權收購讓新歌反成弱勢

誰說流行的一定是新歌?許多老歌的經典魅力,讓它們不管在那個年代傳唱度都很高,而短影音在短時間就能讓一段旋律爆紅的特性,讓更多年輕人認識這些經典,而且有基本盤的老歌比起不確定會不會紅的新歌,也讓版權方更好估算其效益。

【提姆科技觀察】網文外銷經濟:在中國寫美國狼人的禁忌之戀

美國、英國和加拿大電子書分類的 iOS 付費排行榜,排在前十名的 GoodNovel, Dreame 和 Webnovel 其實都來自中國。這些平台多數將中國國內已至臻成熟的網路文學商業模式複製到海外,包括按章節的付費模式,以及公式化的劇情設定和情節安排,在每篇尾聲埋藏伏筆以勾起讀者不斷解鎖最新章節的慾望。

【提姆科技觀察】反對 IG 抖音化?Instagram 進化的秘訣正是勇於「致敬」

Instagram 近期將動態牆的瀏覽方式從切換成全螢幕且需要逐篇滑動,同時出現更多 Reels 格式的影片以及用戶沒有追蹤的「推薦貼文」,引起強烈反彈。然而,回顧 Instagram 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它本來就勇於在基礎上添加時下流行的內容型態。

【提姆科技觀察】股價剩不到 1/10!主打獵奇廣告和廉價白牌的 Wish 電商如何走向沒落?

2020 年,Wish 的營收達到 20 億美金,並在年底以每股 24 美元的價格風光上市,但股價卻在上市後雪崩式地滑落,如今只剩不到 2 塊。當年號稱能擊敗 Walmart 的新興電商,為何落得如此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