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典志
資深編輯、譯者、社群經營者、講師、自由部落客、科技評論者。曾任 PC home 雜誌副總編輯、Yahoo奇摩社群經理、Rocket.cafe火箭科技評論編輯總監,現任 vocus.cc 方格子平台營運總監。

【Tenz 科技評論】2023 WWDC:Apple Vision Pro 會是全新人機互動運算的新典範嗎?

現在要斷言 Apple Vision Pro 能否成為另一種電腦新典範,可能為時還有點早;但可以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看看 Apple 是多麼認真想達到這個目標。

【Tenz 科技評論】科技產品翻譯的常見問題與根本原因

好的翻譯不只是逐字直譯,更轉化為在地概念,不論是字詞用法或是指涉邏輯,都可以降低溝通障礙、加速理解,進一步提升溝通品質。

【Tenz 科技評論】知識平台的經營困境:内容、社群和商業模式問題

Yahoo 奇摩知識+宣布關閉、Quora 去年一月疫情爆發前宣布裁員、中國字節跳動的「悟空問答」在今年一月結束、知乎一直都有嚴重的内容品質問題⋯⋯這篇文章以使用者和平台經營者雙方的角度,來探討各個知識平台共有的天生經營困境,但不會著重於個別平台之上。

【Tenz 科技評論】後追蹤時代的行銷關鍵:不只要認識,更要保護你的顧客資料、建立信任關係

沒有第三方 Cookie 和各種跨站追蹤工具可用,接下來行銷者必須思考的課題,就是如何直接面對顧客而非過路客,並且保護顧客的資料,重建顧客對品牌和產品的信任。

【Tenz 科技評論】媒體當自強:澳洲要求 Google、Facebook 付錢,對媒體到底是好是壞?

在我看來,澳洲立法要求 Google 和 Facebook 付錢,雖然短期間能讓媒體拿到一些甜頭,但長期來看不但無法扭轉媒體受巨頭宰制的情形,反而更會加強這種依賴關係。

【Tenz 科技評論】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就是「真・智慧家庭」嗎?

物聯網、智慧家庭?雖然現在支援聯網的家電愈來愈多,但使用起來仍是處處反人性,在 UX 使用體驗上至少得克服這些問題才有可能普及。

【Tenz 科技評論】從我的平台營運經驗談科技巨頭的內容管制

如果多數的網路使用者,能對自己和科技巨頭間的不對等權力關係,有更清楚的認識,那就比現況要進步太多。換句話說,我們在 do something 之前,最先需要的是整個社會的數位啟蒙、數位覺醒。

【Tenz 科技評論】給孩子的智慧手錶,資安隱憂該怎麼看待?

不少家長擔憂:如果學童戴的是這種「手錶型兒童智慧手機」,會不會讓孩子在應該專心上課時,難以抵擋各種社群 App 和遊戲的誘惑?而大家吵得最兇的議題,就是這些兒童智慧手錶的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