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正瑋
文字工作愛好者、喜歡歷史人文、社會經濟、科技演變,正學著用立體思維看待這個世界,偶爾也喜歡跳出邏輯的世界,刺激靈感,用微醺的眼光觀察世界,發現事物不同的面相。

未來 Twitter 要收費?馬斯克:安啦!只有商業和政府帳號而已

隨著馬斯克(Elon Musk)高調入主推特(Twitter),2.17 億的活躍用戶都在看他的下一步。

水短缺、溫室效應怎麼辦?你的「尿」或許可以拯救地球

水資源短缺、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成長目前都是頗為嚴重的環境問題,科學家正提出與實驗一系列的方式試圖拯救世界。但有新發現:重複使用人類尿液或許是好解方。

烏俄戰爭打到水下!俄國派海豚執行「秘密」任務

據美國海軍研究所的新聞出版物「USNI News」報導,俄羅斯海軍在 2 月部署了幾隻訓練有素的海豚來保衛烏克蘭南部塞瓦斯托波爾港的一個海軍基地。

元宇宙浪潮席捲,三大科技巨擘齊聚!台灣要抓住哪些機會?

元宇宙不是突然就蹦出的科技,而是經過漫長的科技發展,在 5G、雲端、AR/VR、算力等技術達到一定的水準後,元宇宙的出現就水到渠成了。不過台廠在面對元宇宙商機時,大多還是採取硬體製造業的思維,軟體在世界上與龍頭企業相比還是有一段差距。

YouTube 在 Shorts 上測試廣告效益,劍指TikTok、Instagram!

YouTube 開始在 Shorts 上測試廣告,這是該公司在 2020 年推出的一種短影片功能,類似於 TikTok 和 Instagram。

新太陽能板或能變成大樓、住家的玻璃窗戶,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新技術!

太陽能電池板的技術已經發展多年,不過,它需要佔地廣大的放置空間,這成為一個需要克服的問題,不過,新技術不斷進步,它們有可能將城市從主要能源消耗者轉變為能源供應商,並可以在保護農田和自然棲息地的同時,開啟潔淨能源革命的新時代。

【付費限定】電動車大未來:美國碳排政策各州大不同,加州、德州成鮮明對比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台,民主黨也佔參、眾兩院的多數後,就開始積極推展減碳措施,美國提出 3.5 兆美元的基礎建設預算中,也包含了一系列對抗溫室效應的措施,例如,聯邦車輛電氣化、提供乾淨能源,和對進口產品課徵「汙染費」等,這些政策都為電動車的成長帶來強力的支持。

【付費限定】電動車大未來:歐盟要做減碳界的「武林盟主」

京都議定書將「排碳權」當作一種產品,可以在市場中交易。只有強制的手段就很難有效率的達成目標,強制的法規必須與商業利益相配合才能相得益彰。歐盟就是一個很好典範,電動車在這一波浪潮中,又會迎來什麼機會呢?

Alphabet Q1 研發成本攀升、外敵環伺,與去年同期相比淨利下滑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剛剛公佈了 2022 第一季財報,指出 2021 全年達成年收 2570 億美元的目標,2022 Q1 營收 680.1 億美元,年成長率也來到 23%。

CNN+收視卻不如預期,但高層:對進展充滿信心!

據外媒報導,CNN Plus 在推出僅兩週後就面臨難以吸引觀眾的窘境。知情人士告訴媒體,該平台每天只吸引不到 10,000 名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