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awrence Lin」發佈的所有文章
兩個月成就 8,000 萬交易額的心法解析
今天參與《GrowthHack 這樣做 2018 實戰版》分享會,講者是 OTCBTC 創辦人鄭伊廷 Xdite,分享了他這兩年來經歷幾個較大的創業後,歸納出的一些心得。
從 Shopify 推出行動開店 app 看硬體的網路思維
最近國外知名的網路開店平台 Shopify 推出行動版 app,還順便奉送一台專用的信用卡讀卡機;Kickstarter 上越來越多的專案是到深圳尋找生產製造的廠商;小米手機的創辦人雷軍說,他是用網路的思維在做硬體... 台灣的硬體廠們,是不是又要錯過這一波機會了呢?
減法比加法困難,取捨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Do.com 幾乎就等於 Dropbox + Evernote + HipChat + Yammer + Asana + Things(或任何一套你愛的待辦事項管理、GTD 軟體),兩年不到的時間,猜猜看 Do.com 如何了?
Open Data 不只要開放資料,也應開放人民參與修改的權利
Inside 曾多次談論關於 Open Data 的消息,例如美國有許多主要城市在 Open Data 的政策支持與具體行動上有非常卓越的表現,美國的 Open Data 年度最佳應用一文中就提到了費城、波士頓、亞特蘭大、舊金山、芝加哥等城市個別在 Open Data 上的作為。
黑客松經驗談:一個週末、54 小時的時間,你能做出有趣、有用的服務嗎?
當年第一次參加黑客松的我們,其實不知道 MVP 這樣的概念(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性產品),但是,現在回頭來看的話,當時我們在短短 24 小時內做的事情其實就是打造一個 MVP,那樣的取捨過程,還有三個人在短短 24 小時內密集溝通、聊天、寫程式、決定產品 feature 的過程,除了是讓我們在溝通上更加的了解彼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也讓我們有了更深的革命情感,這也是支撐了我們三個人現在一起創業,非常重要的元素。
當紅社群電子商務網站 Fab 創辦人與網友的精采問答
Reddit 有趣之處就是很多人會自己跑上去發文、自我介紹,通常都是發佈一些很特別的故事引起網友們的好奇心之後,開始一連串的討論,Fab CEO 的文章顯然也吸引了非常多人發問、討論,Fab CEO Jason Goldberg 也確實認真的回答了好幾個問題。
流量成長駭客(Growth Hacker)應該具備的條件
前陣子我們曾在傳統的行銷副總Out!你從現在起必須知道的「Growth Hacker」一文中介紹這個正在崛起中的有趣角色,本文則是簡短地介紹了知名的 37signals 與 Facebook 在他們的職缺需求中開了類似角色,所需要的對應條件。儘管在許多公司中早就已經在進行類似的工作,或有專責的同仁在進行各類的優化,但國外會突然興起 Growth Hacker 這名詞,更主要的原因是 Growth Hacker 強調的是結合了「行銷與技術」專長的團隊夥伴,尤其是技術部分,Growth Hacker 不但有行銷頭腦,更重要的是要能掌握資訊技術進行長期且持續的優化。
日本最大食譜社群網站 Cookpad 的精實創業文化
Cookpad 在今明兩天會參與一年一度的開放原始碼社群聚會 OSDC 2012,主要目的是藉由積極參與社群並且接觸到在台灣的優秀開發者。Inside 的幾位筆者,包括我(Lawrence)、Fox、Richard 也藉由這次的機會與 Cookpad 的成員們進行了一次簡單的專訪(不過其實比較像是閒聊啦~),希望能夠進一步了解這個非常特別的網站。
App 時代行銷概念:軟體商店排序優化(ASO)
這個年代,如果你的創業點子或是你的公司在營運上沒辦法跟手機 App 扯上關係,那似乎會顯得很落伍,換句話說,就算你沒有要做手機 App,也要把 App、雲端這些字眼掛在嘴邊。這種感覺就像跟一群老外在聊天的時候,聽到大家就要趕快跟著笑,免得被人家發現我們聽不懂。 打造一個成功的手機應用最困難的環節在哪呢?今天在 TechCrunch 上看到一篇很不錯的文章,裡面就提到,如果你認為打造一個成功的手機應用最困難的事情在於打造 App 本身,你就大錯特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