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loe」發佈的所有文章
科技政策與法律
DeepMind 共同創辦人 Mustafa Suleyman:AI 需要「圍堵計劃」
如今我們最常聽到「圍堵」這個詞可能是在討論核能的相關議題上。Mustafa Suleyman 表示,他並不認為科技是過去蘇聯的角色,但人類對 AI 的控制將需要如冷戰一樣的長期計劃。
人工智慧
Meta、亞馬遜都看好!生成式 AI 如何永遠改變線上廣告?
在為 Facebook 廣告下標題或者寫一些篇幅比較短的廣告文案需要花 30 分鐘到 1 個小時,現在藉由生成式 AI 只需 15 分鐘就可以完成。而對數位廣告領域來說,生成式 AI 的潛力應用不只如此。
Google
Google 打算透過「地圖」大賺綠色商機!一年內要創造 1 億美元營收,怎麼辦到?
Google 估計推出太陽能 API 的第一年,營收可望達到 9000 萬至 1 億美元,未來也將與 Google Cloud 的產品合作。
人工智慧
非侵入式腦機介面登場!用「思想」就能溝通,背後靠的是 ChatGPT 3.5
Halo 讓使用者不用開口說話或是打字就可進行「思想交流」,它的運作原理是將 ChatGPT 3.5 與非侵入性神經介面結合,並將生物電子訊號轉換為語言。Pedro 解釋說,「大腦中的中樞神經系統、大腦皮層,實際上是獨立的系統。」而 Halo 由 AI 所驅動,且它存在於人類大腦之外。
人工智慧
AI+VR=最強讀心術?研究:可精準算出個人數據,婚姻、就業狀況都知道
研究人員使用了熱門 VR 遊戲《Beat Saber》 1,000 名玩家的數據,以 80% 的準確率成功預測玩家的身高、體重、腳大小和所在國家,甚至連婚姻狀況、就業狀況和種族等更隱私的資訊都還有 70% 的準確率。
評論
屬於我們世代的「奧本海默時刻」:原子彈沒有摧毀全世界,但 AI 同樣危險
當美國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那刻起,就成為了奧本海默一生的夢魘,他用《薄伽梵譚》中的「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來形容自己。如今我們在 AI 又面臨了類似當年的十字路口。
趨勢
生成式 AI 早已通過圖靈測試,科學家卻不認同!評估 AI 能力的新方法是什麼?
GPT-4 和其他語言模型早己通過「沒有完整測試框架」的圖靈測試,但該測試沒有建構太多細節,不是一個真正可以在機器上實際運行的測試。那麼大公司普遍使用的「基準測試」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