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創新拿鐵」發佈的所有文章
WeWork 怎用矽谷式空間和人脈網絡,重寫「上班」的定義?
全球最大的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s)WeWork於8月7日宣布將在韓國和東南亞投資5億美元,加速拓展國際市場。本身未擁有任何房產的WeWork,如何藉由出租辦公空間,6年內躋身紐約最有價值新創企業?
改變行為不能只靠道德勸說:德國靠「保證金」機制,成功回收寶特瓶
德國這套押瓶費看似簡單卻相當前衛,甚至歐洲有些國家還沒有這種機制。而德國實施多年,成效非常好,目前寶特瓶回收率高達93.5%,世界數一數二高:台灣其實寶特瓶回收率還比德國高,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許多要改變大眾行為,得從「機制」下手!
最簡單的事卻最難!寫出一封有效的 E-mail,大師教你這 3 招
別囉嗦,也不要賣弄學問,一封簡單明瞭的信,可以幫助收信對象快速理解你的需求,提高回覆機率。本文雖是 Y Combinator 合夥人 Michael Seibel 站在投資人立場,教新創團隊怎麼寫封「好信」給投資人,但其原理對其他商業信件也同樣適用。
千萬不要「追隨熱情」!史丹佛秒殺的「人生規劃」課,3 種方法教你活出自己
創辦史丹佛最受歡迎的人生規劃課,比爾・柏內特教授卻說:「順從熱情是最糟的人生建議。」根據史丹佛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威廉・戴蒙的分享,12~26歲的年輕人只有25%的人清楚自己的熱情所在,其餘75%的人卻不清楚。
「不在意營收」的 CEO,卻讓星巴克營收 152 億
為了阻止星巴克的崩盤,舒茲2008年重新接掌CEO,一上任便重新把重心放回「夥伴」身上(星巴克的夥伴是指員工),而非財務報表上的數字,並成功帶領星巴克扭轉頹勢。
臉書產品設計副總告訴你,她過去在管理團隊上的 5 大迷思
年僅32歲的他,加入臉書3年後便接管產品設計團隊主管一職,不只管理產品設計師,也管理其他設計經理。而Julie Zhou以自身經驗告訴讀者:團隊管理並非光靠直覺。
離開網路霸主去賣童書!Facebook 前產品經理分享創業 3 步驟
有過創業經驗的 Eric,並未立即離職全身投入創業,而是選擇在開創 Read Your Story 童書事業前,做了完備的創業前準備。本文將帶領讀者一起探索他們的創業旅程。
善用一天 24 小時,比爾蓋茲給年輕人的 2 大忠告
討厭浪費時間的蓋茲,將行程表切割成細微的片段來規劃,且隨時都會帶著一本書,抓住可能的空閒時間趕緊閱讀。雖然每人每天的時間只有24小時,但是蓋茲讓他的每一分、每一秒效用發揮至最大,也因為如此才能比一般人多完成許多事情。
Youtube 如何找到精準產品定位?頂尖品牌大師:從「找到鐵粉」開始!
贏得更多使用者,每月活躍用戶數越多越好,這聽起來應該是新創企業的聖經吧?錯!初期的「鐵粉」不應該是一個「面面俱到」的形象,更應該具有獨特突出的人格特質!
- 上一頁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