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研究登上 Nature 旗下期刊:PM 2.5 可能大幅增加老年女性患癡呆症風險

本文獲合作媒體 虎嗅網 授權轉載。
據 《紐約時報》 報導,南加州的科學家主持的一項最新研究認為,居住在 PM 2.5 濃度較高地區的老年女性患癡呆症的風險可能要比較大,這其中包括和阿茲海默症有關的癡呆症。
研究論文週二發表在《自然》(Nature)旗下的期刊《轉譯精神醫學期刊》(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上。這項研究發現,所居住地區的 PM 2.5 超過美國環保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設定上限的老年女性一般認知功能下降和患癡呆症的可能性分別高出 81% 和 92%。
該報告指出,PM 2.5 會通過鼻子進入人體,並且可能會進入大腦。該研究論文的作者之一凱萊布·芬奇(Caleb Finch)博士表示:「大腦中的細胞會把這些顆粒物當作入侵者,做出發炎反應。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炎反應似乎會惡化,並促進阿茲海默症的發展。」
「儘管空氣污染和阿茲海默症之間的聯繫是一個新的科學前沿領域,但我們現在有證據證明,空氣污染就像煙草一樣,對不斷老化的大腦有害。」他說。
基因變異 APOE4 會增加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攜帶該基因變異的女性受嚴重空氣污染影響的可能性更高,對已經具有遺傳基因的女性,污染物致使她們癡呆症患病風險增加 263%。
而如果研究結果適用於普通人群,大氣污染可能要為高達 21% 的癡呆症病例負責。

此外,之前的研究表明,長期暴露在嚴重空氣污染環境下的兒童可能會受到永久性的肺部損傷;產前暴露在空氣污染環境下的產婦生下的孩子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焦慮、憂鬱和注意力障礙;2016 年 2 月,來自美國、加拿大、中國和印度的一批科學家稱他們發現,2013 年空氣污染導致逾 550 萬人過早死亡,中國和印度分別佔 160 萬和 140 萬。
去年年底,瑞典研究人員發布研究報告稱,在北京的霧霾中發現了 64 種含有抗生素耐藥性的遺傳物質,但隨後未具名的專家對該種活體細菌對人體存在威脅的擔憂進行了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