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創業家,Pitch 請不要再一份簡報走天下!

短短 6 分鐘的 Pitch,就讓新創團隊 17fit 獲得阿碼科技創辦人、知名天使投資人黃耀文的高額投資;就讓 Addweup 吸引破百位的投資人上門接洽;就讓更多人、更多合作夥伴、更多潛在用戶對你產生興趣。
而這一切,都必須仰賴——你是否是一個會看場合,看情境,視對象說故事的團隊。
台灣團隊 Pitch 最為人詬病之處在於,總喜歡靠著同一份簡報走天下!但這麼做其實是非常有問題的。
需要 Pitch 的狀況有很多種,除了尋找投資人,有時候團隊需要尋找的是合作夥伴、客戶,又或者用戶,而一個好的簡報,就必須依照不同的目的、場合、聽眾組成、人數去調整,POWER FOR POINT 寶渥的共同創辦人林大班說。
舉例來說,要是今天台下是一個 500 多人的場子,那麼團隊在報告時就不太需要特別講述公司財務狀況,因為多數人可能聽不懂,也不若投資人般那麼感興趣。這時,團隊的報告內容反而應該多談的是你們看見了用戶什麼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有鑒於台灣許多創業家在 Pitch 時,往往出現「不知道聽眾在想什麼」、「不知道怎麼建構簡報邏輯和視覺」,以及「不知道如何表達」這三大問題,林大班和曾在搜尋引擎百度公司市場部門擔任產品推廣經理,現在也是 POWER FOR POINT 寶渥共同創辦人的楊陽,在去年開始針對新創團隊舉辦了 創業簡報實戰訓練營 PitchCamp。
PitchCamp 活動總共兩天,課程與賽程內容包括了聽眾分析、邏輯結構、視覺設計、訊息溝通、通宵實戰、決戰舞台六大部分。其活動從去年五月第一次舉辦以來,吸引不少台灣團隊參加挑戰,而本週六日即將登場的第三屆 PitchCamp,其報名的團隊數量已經遠超過去年的六倍。
「這對我們來說,的確是一項好消息,畢竟這表示有越來越多的創業家,逐漸意識到一場好的 Pitch 對於團隊帶來的影響性與重要性。」
根據楊陽對前兩屆活動參賽隊伍的交流與觀察,他和我們大方分享了什麼才是屬於他心目中的好 Pitch。
「一場成功的 Pitch 必須要讓人在聽完了以後,能夠進一步被促動、展開行動,而非僅是在聽完之後,雖然心裡想著該團隊『好棒棒』、『有潛力』,但是卻在講者與聽眾各自離開會場和舞台之後,什麼事也沒發生。」
另外,Pitch 的大忌還包括,因為時間掌控不及,講者就在某幾頁簡報上快速帶過;以及對國外投資人做簡報時,因為語言能力又或碰到被問倒的問題,就微笑帶過;甚至有人因為拿的是創辦人做簡報的版本,而在 Pitch 時,展現不出報告的靈魂與熱情。
在簡報的視覺呈現上,楊陽則特別提醒,色調的統一和一致性。因為簡報也是品牌形象的一部份,如果顏色五花八門,就難以讓聽眾在一邊聽簡報的同時,一邊對該講者的團隊產生除了內容以外的印象。
最後要提醒的是,簡報的內容順序和時間配置非常重要。
常見的簡報邏輯,大致可以區分為「看見什麼問題」、「如何解決問題」、「團隊獨有的優勢(像是掌握了獨特的技術,足以造成其他競爭者跨入門檻的地方)」、「公司目前的營運概況(包括營業額、團隊規模、已經獲得誰的投資等)」。
其中在「看見什麼問題」這部分,上台簡報的團隊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講解,因為重點應該是要放在「如何解決問題」;至於簡述「公司目前的營運概況」的目的則是在告訴投資人,你們的團隊是認真的,並非只是停留在好點子和空想上。
第三屆的 PitchCamp,除了上述提到的內容,活動亦連結了英國最大的加速育成機構 Accelerator Academy,幫助台灣新創企業站上國際舞台,並且在活動期間也會舉行投資人小桌面談,讓入選的 20 強團隊有機會和投資人進行一對一的會談。
至於 POWER FOR POINT 接下來的規劃,兩人除預計向中國市場擴展外,也期望能拓展更多不同的資源,把創業課程變得更加豐富,提供育成中心更多針對新創團隊的培訓資源,讓育成中心只管負責提供空間、營運、團隊招募、資源對接,讓他們協助任何有關訓練與培訓的課程規劃和執行。
其實我們最初想做的,就是發揮我們兩個人的簡報專長,讓大家都能夠成為會說故事的人!
而如今,林大班和楊陽正走在這條道路上⋯⋯
這——是屬於他們兩個人的創業夢;而他們所希望成就的——是更多人的創業夢!
對於企業而言,影響生產力高低的關鍵工具莫過於員工所使用的桌上型電腦或筆電,不過在選購商用電腦時,除了成本與規格符合公司需求,更為重要的當然還是產品本身的資訊安全性、設備穩定性以及品牌是否具備市場口碑與信賴度,畢竟對於企業來說,沒有「後顧之憂」的工具才是維持生產力的重要關鍵。
全球知名的電腦品牌 ASUS,也在商用領域產品這一塊下足功夫,除了硬體優異的效能表現與穩定性,針對不同類型的客戶需求,也有獨特的軟體解決方案,像是 ASUS 商用機種中標配的 MyASUS ,就提供使用者更簡單易上手的電腦維護與優化功能,讓 IT 管理資源不足的中小型企業能更輕鬆地快速診斷問題,也能自動化更新驅動程式,或是快速與 ASUS 線上技術支援人員聯繫以排除電腦狀況;另外針對大型企業,ASUS 獨家開發的ASUS Control Center(ACC)集中式 IT 管理工具讓企業輕鬆擁有一個「零接觸式管理平台」,讓 IT 人員更能高效率地維護公司內的電腦設備,在疫情期間也能有效降低 IT 人員與電腦用戶的實體接觸,對防疫更有助益。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就將為大家詳細介紹 ASUS 商用桌機- ASUS ExpertCenter D7 Mini Tower(D700MA) 這款功能完備且體積輕巧的產品,同時進一步解析內建應用工具MyASUS與企業集中管理工具 ASUS Control Center。
● 採用最高第十代 Intel Core i 系列處理器,並搭配最高 128 GB DDR4 記憶體
● 最高可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獨立顯卡,採 NVIDIA Turing 架構,能提升內容創作需求的效能
● HDD + SSD 雙碟架構,最高可搭配 3TB HDD 與 2TB SSD
● 完整 I/O 埠,提供更完整的外部設備擴充能力,機身正面包括 USB-C 埠在內的 7 個連結埠
● 內部提供 PCIe 擴充槽,提供更多介面卡擴充能力
● 相較於傳統桌機,體積縮小 37% 左右,更能彈性運用空間
● Adobe、Autodesk 等專業軟體 ISV 認證
● 符合美國軍規 MIL-STD-810G 耐用標準
對於企業來說,電腦採購是工作上不可或缺的要素,但一直以來也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除了須考量取得成本,電腦後續使用的穩定性與保固維修也是考量之一,另外,無論公司內部是否有 IT 人員,採購電腦後的使用維護也會影響長期持有的成本與生產力效率。有鑑於此,對於企業乃至於專業的工作者而言,選擇商用電腦絕對是最符合上述需求的最佳選擇。
本篇文章要為大家介紹的這款 ASUS ExpertCenter D7 Mini Tower(D700MA)就是符合商用需求且設計全面考量到實際使用經驗的迷你型桌上主機。
相較於一般桌上型主機,D700MA 明顯整體大小要縮小許多,放在桌面上完全不佔空間,較迷你的尺寸絲毫不影響它的功能性與額外擴充能力,光是機身正面就提供多達 7 組 USB 埠,甚至連 SD 讀卡機與晶片讀卡機都一併整合於機身前側,對於經常需要讀取記憶卡或是自然人憑證的業務人員,可以在不額外連結其他設備的情況下輕鬆使用。
此外,D700MA 的機身內也提供多達四組的 PCIe 與 PCI 插槽,對於需要進一步擴充獨立顯示卡或其他介面卡的用戶也很方便。
作為一款商用桌上型電腦,ASUS ExpertCenter D7 Mini Tower(D700MA) 在硬體規格的配置與效能表現上自然有一定的水準,全系列標配第十代 Intel Core i 系列處理器,搭配速度優異的 DDR4-2933 記憶體,且同時具備兩組 SATA 與 M.2 插槽,能同時支援 HDD 與 SSD,對於企業用戶而言,更能妥善依照使用需求來搭配最符合工作效率的硬體配置。
接下來筆者也為大家進一步帶來硬體規格介紹,並提供常見效能跑分工具的測試結果,提供給大家參考。
除了完善的硬體配置,針對使用者監控系統效能、甚至進一步排除系統疑難雜症的需求,ASUS ExpertCenter D7 Mini Tower 也提供了相當完善的內建應用工具,像是在 ASUS 桌機、筆電中已經成為標配的「MyASUS」就是相當簡單易用的整合型系統管理工具;另外整合軟硬體功能,進一步提供 IT 人員系統管理與安全性設定的「ASUS Business Manager」使用上也是相當直觀好上手,是能進一步提升企業系統維護效能的工具。
有使用過 ASUS 電腦的朋友對於 MyASUS 應該不陌生,除了可以顯示目前使用設備的詳細硬體配置、序號與保固資訊之外,MyASUS 也提供了簡單易懂的系統診斷工具,讓使用者可以針對設備遇到的問題找出可能的硬體狀況,也有機會能 DIY 完成修復,或是作為未來報修時的資料提供,更能加速設備問題的解決效率。
使用者可以透過應用程式選單找到 MyASUS App 的啟動捷徑,並點選進入到主畫面中,即可依照需求來切換分頁與執行系統檢查或資訊查詢。
對於缺乏 IT 人力的中小型企業,ASUS Business Manager 是能適時提供系統進階設定與管理的便利工具,包括裝置的系統設定與存取限制,以及磁碟的加密與系統還原點的建置等功能,都可以透過這一套系統來完成設定。
除了單純針對 ASUS 單一商務機種的管理,已經有相當便利的工具可以增加 IT 人員的效率-像是前面介紹的 MyASUS 與ASUS Business Manager 就是讓使用者更容易掌握機器系統狀況的功能,不過 針對大型企業全面採用 ASUS IT 產品方案的全盤管理需求,ASUS 也推出了更符合使用性且資訊豐富、操作更化繁為簡的零接觸 IT 管理工具「ASUS Control Center 」,更適合企業的 IT 管理者透過遠端方式監控與維護所有的設備,都能方便 IT 人員在零接觸的狀態下,一次完成所有 ASUS 電腦產品的監控與管理,更能完美相容於任何型態的硬體設備。
針對 IT 人員管理上的效率需求,ASUS Control Center 提供了支援 HTML5 的網頁控制台,並採用 RWD 頁面設計,讓 IT 管理者可以在不同設備環境下,獲得相同的使用體驗,也能更清晰地利用豐富的儀表板資訊掌握各類型設備的運作方式,而且從硬體狀態到應用程式與服務…等狀態都一目了然,同時也能支援虛擬機器系統,對於規模較為龐大、管理設備多元的企業來說,ASUS Control Center 也提供了「中繼資料管理」機制,讓 IT 人員可以自行設定加註標籤資訊在各類型的設備上,並能夠透過分類與搜尋方式進一步強化管理。
除此之外,對於 IT 人員而言,針對設備初始化的裝置功能開關、軟體配置與 USB 外設控制…等重複性的設定工作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尤其是要一次處理一大批設備更是累人,好在 ASUS Control Center 內建「工作排程器」,可以透過一次性的設定完成海量設備的批次管理,更能讓 IT 人力運用在刀口上。
ASUS ExpertCenter D7 Mini Tower (D700MA) 評測總結:為商用環境量身打造,維護管理與售後保固都安心。
對於企業來說,電腦的採購關係著日後的生產力維持,也因此在選擇設備時除了入手的價格高低,更應該進一步關心選購電腦的品質、穩定性與售後的保固維修服務。
針對上述需求,定位為商務應用的 ASUS ExpertCenter D7 Mini Tower(D700MA)絕對會是值得企業列入選購清單的商用主機產品,除了硬體用料要優於一般消費級產品,能大幅降低企業整體擁有成本,其中主機板採用 100% 全固態電容更能提供優於業界的平均故障時間,同時更符合美國軍規 MIL-STD-810G 測試標準,能為企業用戶帶來更高穩定性的使用體驗,同時也具備可靠的 ASUS Service Package 三年保固服務,提供 24x7 的線上專家全日支援,也提供到府收送或維修服務,並能提供企業延長保固的進階需求,甚至 ASUS 還提供為企業「量身打造」服務的「ASUS 商用技術團隊」,一站式提供企業用戶售前規劃、售後服務與技術支援,更能降低企業相關溝通的成本!
對於企業內員工而言,D700MA 迷你的體積更帶來空間運用的高彈性,充足的前置 I/O 埠也能滿足日常外設連結與使用的需求,而設備本身的擴充性也十足優秀,提供三種不同類型的視訊輸出介面,甚至也考量到商用設備常見的序列埠(Serial Port)需求,提供更完整的相容性。另外 D700MA 主機內部也提供充足的擴充性,甚至也提供 SATA 介面的快拆功能,更能節省設備安裝與拆卸的時間。
除了硬體配備優秀,D700MA 在軟體工具方面也有高度便利性,包括使用者可以自行進行系統監控與維護的 MyASUS,以及提供 IT 人員便利管理的 ASUS Business Manager,另外對於大型企業來說,也能選購零接觸 IT 管理利器「 ASUS Control Center」為企業的生產力提供更完善的保障,也更符合疫情期間避免員工近距離接觸、群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