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的科技部落格 Asiajin(亞洲人) 今天在 Chili Ideas Party(由 Chili Consulting 舉辦)與台灣的朋友們分享了目前在日本的網路發展,本部落格作者群也參與了這場聚會,特地將部分筆記以及聽講的心得與各位讀者分享。
值得一提的是,演講過程中有提到本部落格作者群之一 fOx 在 2009 年 8 月整理的文章:「西方的眾多網路服務,對應到日、韓、台網路服務會是哪些呢?」,若有興趣比較台、日、韓三地網路服務的差異,這篇文章是個不錯的開始。
Asiajin 簡介
Asiajin 是由幾位日本的資深部落客、軟體工程師組成的科技部落格,內容以日本、亞洲區的網際網路發展、趨勢為主,由於是以英文寫作,對於不懂日文的朋友來說,透過 Asiajin 可以一窺日本人對於日本的網際網路發展的看法。
從 Asiajin 部落格上看到的作者群約有 15 人,其中核心成員有四人(今天到場參與的則是其中三人,分別是 @akky, @asiajin @masaruikeda, @araipiyo, 另一位是 @serkantoto);目前 Asiajin 是尚未營利的狀態,主要還是偏向興趣寫作。
網路市場特色
日本的網路市場相較於台灣是非常不一樣的,日本的網路市場除了常見的 Web 之外,很大一部分是依賴手機來進行各類的資訊存取(看日劇、電影,或是到日本觀光時,應該可以觀察出他們電車上的使用行為)。
今天的演講中特別提到搭電車通常都是玩小遊戲, 日本人花很多時間在各種短、中、長程的電車通勤上,通勤過程中下載 Flash 遊戲來玩就是最好打發時間的方式 。除此之外在擁擠的電車上,拿出手機來打發時間、瀏覽新聞或是收發電子郵件是也是最常見的需求,所謂的多重觸控對電車族來說就變成毫無吸引力的產品特色,電車族需要的是 單手可以操作的應用程式 ,或是單手可以進行的遊戲(Asiajin 有提到許多 Flash game,像是釣魚,就是以抓 Timing 為遊戲的主要核心,這類遊戲容易設計為單手操作)。
許多外商、國外的服務在進入日本市場時,容易忽略手機對於日本的重要程度,也導致許多國外的服務在進入日本後無法有顯著的成長甚至必須退出、放棄日本市場。
手機市場概況
日本的手機市場很特別,除了電車的通勤文化讓許多人仰賴手機交流資訊、打發時間之外,電信商(包括 Docomo、KDDI、Softbank)對於手機本身的規格、功能以及促銷,大大地影響了日本人使用、購買手機的習慣與換購週期,甚至連軟體開發商都會假設多數使用者都擁有最新、最棒的硬體規格來設計對應的功能,例如相機、錄影、電視、電視錄影等各種功能,在多數新款的日系手機中已經是很基本款的配備了。
日系手機除了在規格上擁有許多先進的配備之外,功能上也是由電信商一手包辦(這也是為什麼手機裡面通常會有許多用不到的功能),舉例來說,手機裡面有簡訊功能(SMS),但因為電信商通常會提供吃到飽的 E-mail 方案,於是對使用者來說,要收發任何訊息只要透過 E-mail 即可, 手機內建了簡單好用的 Mail client application,電信商也提供了電子郵件信箱給使用者,日本人自然就沒有使用 SMS 的需求 。
此外,一般網路業者在提供手機版的服務時,也會完全地將一般 PC 使用的網頁,跟手機版的網頁切割開來,手機遊戲甚至會限定 IP 或是電信業者,手機出了日本,即使連上該服務後也無法正常存取。
那麼 iPhone 在日本手機市場的表現又是如何呢?前陣子曾經看到 相關報導 ,大致上是說 iPhone 在日本的智慧型手機中,佔有率是第一名 。
今天 Asiajin 的演講者也明白地指出何謂智慧型手機呢?基本上只要不是日系手機,大概就都是智慧型手機,可以想見 iPhone 在日本的銷售量可能相當有限,因此像是目前在全球銷售成績不錯的 iPhone,在日本的銷售量甚至是不公開的;而且從行情上來說,iPhone 幾乎是最便宜的手機之一,綁約兩年的話就可以取得免費的 iPhone,其他日系手機幾乎不可能有這樣的行情,綁約之後還是要花錢才能買到手機的!可見 iPhone 在日本是多麼地便宜。
提到 iPhone,演講過程中還有前輩開玩笑說:「難怪 iPhone 在日本賣不好,搭電車時間這麼長,玩 iPhone 很快就沒電了」。
Web 市場
以下先分享幾個今天演講中提及的網站, 未來本部落格會持續針對日本的網站做深入的介紹與分析 :
- 日本網站排名:http://netindex.jp/
- 價格.com:http://kakaku.com/
- Amazon.jp:http://amazon.jp/
- Cyber Agent:http://www.cyberagent.co.jp/
- Cure(COSPLAY 網站,上面有部分流量來自台灣):http://en.curecos.com/
更多的連結可以參考文末附上的投影片。
心得
日本的文化發展、科技發展、流行趨勢對於鄰近的台灣來說,一直有著不小的影響,今天能親自聽到日本人來與我們介紹、分享日本的網路、手機市場,實在是很棒的一件事情,尤其在演講過程的互動中,可以發現由於文化、習慣的因素,導致在手機本身的設計、應用程式的設計導致了本質上的不同。舉例來說,演講的最後,Asiajin 有提到 外國人對於日本的常見誤會 ,包括:
- 認為”QWERTY”對於任何國家的人來說,就是最舒服的輸入方式
- 人們希望在 PC 上的使用經驗,轉移到手機上
- 兩隻手的多重觸控會比單手的操作簡單
筆者尤其對於第二點有很深刻的感觸,在使用者介面、體驗的設計上(User experience, UX,或說交互設計),一般個人電腦、手機先天上就是完全不同的資訊裝置、資訊載具,在設計上應該是兩條截然不同的交互設計模式,日本人本身在設計 Web 產品及手機應用時,顯然將這兩件事情區分的很清楚;而在台灣,或許是使用習慣或使用率的問題,目前在設計行動版、手機版網頁時,似乎還無法擺脫傳統網頁設計的思維。(當然,iPhone 的出現以及 iPhone 上瀏覽器的一些特殊支援,可以改善許多這方面的問題)無論如何,從觀察日本人在這方面的經驗,或許可以有更多的思考。
此外,筆者在 2009 年 10 月份時看過一份關於中國大陸上網人口的相關報導,大致上是說 目前中國的網民約有三億六千萬人 ,而 手機用戶約有七億兩千萬 ,其中 利用手機上網的用戶超過一億八千萬 ,這些數字對於小小的台灣來說,顯然是不同的市場規模、不同的數量級、截然不同的機會,在思考如何發展中國的網路應用以及行動通信應用時,不妨可以參考參考日本在網路應用、行動應用的發展過程中,是否有值得借鏡之處。
延伸閱讀
- Asiajin 在台演講投影片:http://bit.ly/akky-taipei
- 西方的眾多網路服務,對應到日、韓、台網路服務會是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