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駭客(Growth Hacking) 的本質是什麼?兩張圖讓你更透徹了解 Growth Hack

成長駭客這個主題,在過去幾個月,已經成為台灣網路行銷的顯學。講座與課程一個又一個的開,書也一本一本的出,網路上的每位大師,幾乎都可以隨口講出幾個關於 Growth Hacking 的洞見。
評論
line Graph
評論

本文原刊登於 Miula 觀點 ,作者 Miula 是從網路泡沫初期(1999)年,就進入網路產業的資深網路人。對於職場與網路產業議題,有極大的熱情。在職場這十多年來,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待在線上遊戲產業,包括了第三波的龍族,遊戲橘子的楓之谷,和信超媒體戲谷的 AVA,都是 Miula 在台灣線上遊戲產業其間推出的成功產品。在離開遊戲產業後,Miula 決定投入社群網路相關的創業,目前為賽博社群數位科技創辦人。職場經歷:賽博社群數位科技創辦人、和信超媒體戲谷執行長、和信超媒體戲谷副總經理、遊戲橘子產品經理、宏碁戲谷產品經理。

成長駭客這個主題,在過去幾個月,已經成為台灣網路行銷的顯學。講座與課程一個又一個的開,書也一本一本的出,網路上的每位大師,幾乎都可以隨口講出幾個關於 Growth Hacking 的洞見。

理論上,這應該讓想學習成長駭客的人,更知道怎麼樣入門才對。但實際上,Miula 跟一些人聊過之後,發現他們對於成長駭客的理解反而都相當的片段不完整。

只能說,在某些情況下,資訊太多,反而等於沒有資訊。(有的資訊水分太多,有的資訊只是賣弄名詞,有的資訊已經過時,有的資訊甚至錯誤百出。)

之前 Miula 寫的這篇 成長駭客 (GROWTH HACK) 的關鍵核心到底是什麼?,其實已經把成長駭客這門學問,最重要的四大層面都講完了。但如果以武功祕笈的角度來說,那篇比較偏向是成長駭客四大神功的入門介紹與招式目錄的概念。有人有辦法看完一本教科書的目錄就學會那本書想講的東西嗎? 恐怕沒辦法吧。

所以,今天 Miula 想跟大家分享的,其實是成長駭客最基本的核心,成長駭客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在上一篇文章中,Miula 引了 Wiki 的定義,介紹成長駭客的本質 ——

Growth Hack 的本質

成長駭客是由科技業新創公司所發展出來的,使用包括了創意、分析性思考、以及社交數據等主要元素的行銷技術。成長駭客可以被視為網路行銷的一環,因為成長駭客常常會使用到包括搜尋引擎最佳化,網站分析,內容行銷以及 A/B 測試等技術。成長駭客專注於低成本的創新行銷手法來替代傳統的行銷手法,如使用社群媒體與病毒行銷來取代購買電視或報紙廣告。成長駭客對於新創公司特別重要,因為這樣的手法可以讓新創公司能以精實創業的方式推出產品,先想辦法成長,之後再取得行銷預算。

如果要 Miula 用一句話來說,基本上所謂的成長駭客,就是在預算很有限的情況之下,想辦法把成長做出來的所有可行與必要的方式。

但即使有了這麼落落長的文字定義,很多人還是沒辦法真的理解成長駭客的本質。所以這次 Miula 想用兩張圖,來跟大家分享我心中成長駭客的真正本質。

第一張圖,是所謂的成長趨勢圖,橫軸是時間,縱軸是你的成長關鍵指標。

ghp1

成長駭客的最核心本質,在這張圖就一覽無遺。什麼是成長駭客的本質呢? 成長駭客的本質就是在 A 點發生的事。 成長駭客 = 在不增加額外的行銷資源下,成長趨勢 (成長曲線) 的斜率改變

原本某 APP,在每個月固定的行銷預算下,每個月都會增加一萬個新下載,所以它的下載曲線就如這張圖的前半段,穩定的成長。但當成長駭客進來了,在 A 點做了某些事後,在同樣的行銷預算下,這 APP 每個月的下載量變成了兩萬個。This is Growth Hacking。

而這件事,會是什麼事呢?可能是行銷團隊優化了廣告投放技術,讓同樣的廣告預算打到兩倍的人,有可能是技術團隊想辦法把 APP 的大小從 100 Mb 縮小到 30 Mb,大幅提高下載成功率,也有可能是產品部門聽取了使用者的建議,推出了邀請朋友的機制,讓 APP 用戶成為 APP 的免費推銷員。而以上的事情,通通都是屬於 Growth Hacking 的範疇。

簡單來說,只要你做的事情能改變成長斜率,你就是在做成長駭客該做的事。

反過來說,就算你所做的事讓數字成長了,卻沒有改變成長的斜率,斜率是持平甚至變差,那你做的事情,就不能算在成長駭客這個領域的範疇了。

第二張圖,是一張 Miula 曾經在網路上看到談成長駭客的圖。這張原圖的內容是:

GH003

 

當然,這張圖也講出了成長駭客的重要關鍵,但對於我來說,總覺得有些彆扭,仔細思考後,Miula 做了一些小改動,讓這張圖更符合我心中的成長駭客 (無關對錯,Growth Hacking 沒有標準答案)。

default-cover

會這樣修正,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認為程式設計 Programming 其實只是尾端的手段,系統性最佳化 (System Optimization) 才是背後的精神。而資料分析 Data Analysis 這塊講得太廣泛,但針對於使用者在使用產品時的所有體驗行為的資料,才是成長駭客最重視的數據。

當行銷遇上了系統性最佳化,我們將會產生成果導向行銷  ROI based Marketing

當使用者經驗遇上了系統性最佳化,我們就會產生使用者經驗優化  User Experience Optimization

當使用者經驗遇上了行銷,我們就會產生口碑、社群與內容行銷  Social & Content Marketing

而當這三者碰撞在一起的時候,就是成長駭客的終極聖杯了

當然,或許有人會有一個疑問,如果這三個方面,我只做了兩個,是否還算是成長駭客?Miula 會給你兩個答案,第一個答案是, 只要你能夠達到第一張圖的成長斜率改變,當然就算是成長駭客

至於第二個答案…

你覺得有沒有資格被稱為成長駭客很重要嗎?如果你在意能不能被稱為成長駭客,超過於在意你的實質成果如何,你已經被四處流傳的行銷文洗腦過頭了。媒體需要流量,講師需要賣課程,所以創造出行銷的流行詞彙。這雖然是這個生態系的合理現象,但被洗腦過頭就不好了,孩子,醒醒吧!  你要在意的,是你該成長的數據到底有沒有成長,而不是成長駭客這個現階段的 buzzword。

因為很有可能,三五年後,成長駭客已經被視為過氣的行銷字眼也說不定了。

流行的行銷字眼來來去去,但行銷的本質,永遠不變。要成為一個不被淘汰的行銷高手,需要的不是盲目追逐流行,而是謹記行銷的本質,在新的趨勢中,找到真正的關鍵。

歡迎加入「Inside」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default-cover

最新發展:


學無止境、轉型無終點,大新書局藉 Google Cloud 打造變化不止的語言學習風景

大新書局一直致力於語言學習類圖書的出版,也隨著時代進步積極發展電商平台,提供更多元的語言學習資源。除了導入 Google Cloud 提升網站效能進而縮短讀者等待時間,未來還計畫導入 Kubernetes 和 AI 服務,持續優化和拓展自身事業。
評論
Photo Credit:Cloud Ace
評論

大新書局自 1960 年成立以來致力於語言學習類圖書出版,透過與台灣日語教育領袖蔡茂豐合作,奠定日語教育出版的地位。隨著時代進步,大新書局不僅將傳統圖書結合智慧點讀筆等工具,更積極發展電商平台開拓銷售管道,與提供「大新影音網」等線上教學平台,為讀者提供更多元的語言學習資源。

面對線上購書新戰場,自營商城掌握行銷關鍵數據

從「大家的日本語」到「完全掌握」系列,每個台灣日語學習者的書櫃裡,幾乎都有幾個位置佇立著大新書局(後簡稱:大新)出版的日語學習或檢定用書,身為歷史悠久的出版社,大新也經歷了書籍販售通路由線下拓展至線上的過程。面對消費者購書習慣轉變,比起等待電商通路提供在線上面對消費者的機會,大新決定化被動為主動,自建商城滿足新型態購書需求,並成功在市場趨勢下締造亮眼的銷售成績。

回顧自行打造商城的契機和持續經營的原因,大新書局資訊部顧問 Henry 說明,除了優異的銷售表現和自營不需被抽成的優勢,最主要是得以「親手掌握會員資料」。他進一步透露,因為手握商城網站數據,所以「行銷團隊可拿 SQL 資料庫產出的報表進行分析跟銷售」。藉由長年積累的龐大資料洞悉消費者輪廓與需求,以數據驅動行銷策略制定,更精準地滿足使用者需求。

Photo Credit:大新書局

大家的日本語書籍內容

降低延遲與維護成本,以 Google Cloud 共創讀者、書商雙贏

Google 在台灣設立的資料中心於 2013 年底啟用,當時正好是大新嘗試以網路商城開拓線上銷售的時刻,而這座資料中心也成了大新導入 Google Cloud 的決定性因素。Henry 透露網站上線之初用的是台灣本土的雲端服務,但「他們的系統比較不穩,常常三不五時就關機或斷線。」為讓讀者擁有更好的購書體驗,大新藉著改版機會一舉遷移至 Google Cloud 並收穫顯著成效,「以前官網讀取差不多要等 3、4 秒,現在幾乎 1、2 秒就跑出來了。」享有地利之便的資料中心讓延遲的毫秒數大幅降低,讀者購書的等待時間也直接減半。

除了讀者購書體驗獲得改善,站在書商立場的 Henry 也坦言,一般中小企業不可能有心力去控管實體機房的濕溫度和電力,自架商城往往會帶來加重的 IT 負擔,但 Google Cloud 這樣的公有雲服務為他們開啟一扇新大門。他分享 Compute Engine 上可以隨開隨用的 VM 讓工程師能更輕鬆地維運,「(使用 Google Cloud 後)不用像過去在地端機房要處理自家網路環境問題,一切都能委託 Google 處理。」就算運作出現狀況,也能直接連線進 Google Cloud Console 除錯,有效降低管理上的時間和心力。

Photo Credit:大新書局

大新書局網路商城

借力使力更省力!善用工具與服務支持革新及擴展

除了持續優化內部架構與讀者體驗,大新不忘將目光放在未來的嘗試與發展。Henry 分享除了有意導入 Kubernetes,朝向容器化與分散式架構發展,目前因自建商城擁有大量的產品圖片和會員資料,期望進一步嘗試影像分析等 AI 服務。「我相信直接在 Google Cloud 上點服務來用,絕對比我自己研究簡單很多。」 透過 Google Cloud 各項產品點選即可測試使用的特點,無須耗費額外人力研究,在服務擴展上相對擁有很大的彈性。

因此,Henry 也透露未來若專案有擴展計畫也會架在 Google Cloud 上,不排除會增加與 Cloud Ace技術支援上的合作。過去受限於當下規模或技術資源,不少規劃難以立即實現,但借助工具與合作夥伴的支援,大新相信應用槓桿原理也能以有限資源實踐創新與擴張。

挑戰腳步不停歇,持續優化教學資源支持學生跨出舒適圈

從 1960 年成立至今,深耕台灣日語教育超過一甲子的大新未曾停下挑戰自我的腳步。在產品開發上一路從紙本書籍到 CD 、點讀筆及線上影音課程,應用科技提升使用者學習效率;在銷售模式上選擇由線下走至線上,藉由獨立打造商城掌握新時代商機;在業務開展上由日語跨足英語等其他語言,勇於拓展新的語言學習市場;在雲端使用上自本土廠商轉至甫進駐台灣的國外廠商,積極追求使用體驗更佳的服務。60 多年來,秉持著持續開創精神一次次跨出舒適圈,提供使用者更易用、高效的學習資源。

語言學習是引領我們離開舒適圈,走進更廣闊的世界實現心中目標的途徑,在這條漫長的道路上,好的工具和學無止境的自我挑戰精神是不可或缺的裝備,也是大新持續提供台灣日語學習者的支持和鞭策自身前進的動力。學無止境,轉型也沒有終點,大新以自身為例時刻提醒著學習者,莫忘語言學習的核心精神,和那份為追求目標而願意邁向新世界的勇氣。

Photo Credit:大新書局

可幫助語言學習的藍牙智慧筆

關於 Cloud Ace
Cloud Ace 為亞洲據點最多的 Google Cloud 合作夥伴,擁有 12 項 Google 專業領域認證與超過 400 張的專業證照, 集團服務過全球超過 500 家企業。如有 Google Cloud 產品導入或客製化專案開發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繫

Mail:marketing@tw.cloud-ace.com
Phone:+886-2-2377-2766
Facebook :Cloud Ace Taiwan
LinkedIn:Cloud Ace Taiwan
YouTube:Cloud Ace Taiwan

本文章內容由「Cloud Ac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