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工作室殺手 EA 】曾連續兩年票選為最爛公司,新CEO如何反敗為勝成為年度最佳企業家

雖貴為遊戲業龍頭發行商之一,但美商藝電(EA)過去的名聲可說爛透了,一舉蟬聯 2012、2013 年 「全美最爛公司」的寶座 。不只大量推出 DLC 與可有可無的服務額外向玩家收費外,亂收購工作室打擊同業,並搞爛許多經典遊戲作品 ,更是讓玩家恨的牙癢癢。(還記得 Westwood《終極動員令 》 的慘狀吧?還有 Origin《創世紀 》、Maxis《模擬市民》 都被敗光光呀.... 真的不勝枚舉)
但自從新 CEO Andrew Wilson 上任後,EA 終於看見了曙光。今年《Fortune》把這位年輕且具開發背景的 CEO 列為年度企業家第三名 (排在他前面的是 Nike 的 Mark Parker 與 Facebook Mark Zuckerberg)。從 Andrew Wilson 2013 年上後,帶來的一連串改革成功讓玩家逐漸找回對 EA 的信任,同時也終將低迷的獲利重新回升。
之前 EA 之所以惡名昭彰,相當大原因是出自前任 CEO John Riccitiello 的「撙節政策」。這位財務出身的 CEO 在 2007 上任,對遊戲開發成本與時程採取十分嚴密的控管。也因此雖然剛一上任在獲利上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大量的額外付費與遊戲完成度不足卻讓玩家從此詬病,許多玩家就是在此時認為 EA 只是一間想挖玩家口袋的邪惡公司,上述搞爛經典遊戲的狀況更是大部分出自這段期間。一連串不尊重玩家的作風終於反映在營收上,2013 年 5 月到 2014 年 4 月 一整個年度,EA 獲利只有少得可憐的 800 萬美元。
也因此,EA 選擇了具開發背景且深知玩家心理的 Andrew Wilson 接任新執行長。原本是運動遊戲部門主管的 Wilson 由於本身熱衷巴西柔術與衝浪,在生活上就是一個十足的「玩家」,深知作為娛樂產業的本質,遊戲必須在心理上「滿足」提供玩家。像是他一改過去對遊戲開發捏頭捏尾的作風,以遊戲品質為尊,要是達不到標準寧願延期,然後在免費提供優厚的補償向玩家道歉。
另外他也一掃 EA 過去深具的官僚氣息,2014 年 2 月他別出心裁召急 EA 146 為高階主管,為他們在籃球場搭建一個已準備好電腦與網路的會議空間,要他們實際安裝遊戲,從中排除問題,並好好的玩來體認玩家實際的心理。之後再讓他們直接面對客服電話,好好深刻體驗玩家到底哪裡不滿。
在這兩年來,Wilson「玩家為尊」的作法的確逐漸扭轉了消費者的心,也同時反應在獲利上面;在經過慘澹的「800 萬」時期後,接下來 2014 年 5 月到 2015 年 4 月這一年內,EA 獲利就回增至 8.75 億美元。除了上面所述帶主管親自客服感受玩家的心情以外,對內他也極力推行改造辦公事文化的積極政策:
那麼各位玩家們,在 EA 執行長 Andrew Wilson 獲得榮耀同時,真的覺得 EA 的遊戲有變好玩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