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月不重複訪客 500 萬,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發表中英雙語國際版

近年華語世界的媒體圈相當熱鬧,各種價值主張不同的新媒體相繼成立,像是風傳媒、端傳媒和年底即將上線的 報導者 。然而,從中文出發並跨足英文內容的新聞媒體並不多,今日國內網路媒體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下稱關鍵評論網)舉行記者會,正式宣佈 中英雙語國際版網站 上線,並預告年底還要推出東南亞版關鍵評論網。

2013 年由前中國三麗鷗總經理鍾子偉與前 CNET Taiwan 執行主編楊士範共同創辦的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下稱關鍵評論網),將自己定義為編輯導向的獨立評論媒體,並獲前華盛頓郵報總編輯 Marcus Brauchli 與媒體發展貸款基金創辦人 Sasa Vucinic 加入董事會 。
每月不重複訪客 500 萬,三成來自海外
經過兩年耕耘,每月不重複訪客數已超過 500 萬,來自海外的讀者超過三成,還在香港設立辦公室、發展香港版關鍵評論網。目前關鍵評論網共有 30 位員工,其中 11 為是編輯,另外還有十幾位的實習生、500 位專欄作者和 15 位英文作者。
年底前每天 10 篇英文文章

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楊士範指出,國際版關鍵評論網預設的讀者有三大類:
- 想了解台灣、以英文為母語的海外華人
- 想了解台灣的外國人
- 想要學習英文的台灣人
目前國際版關鍵評論網設有一名國際編輯,搭配兩位實習生,一天刊登三篇英文新聞和一則英文評論,以翻譯既有中文文章為主,但也會有直接以英文寫作的文章,並且隨者人員擴編,英文文章量也會增加。楊士範表示希望年底可以將每天英文文章的數量提升到 10 篇,並且加入英文的影音和資料新聞等內容。
志在為社群世代打造多元觀點新媒體

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鍾子偉致詞時稱:「我們是一群對現今媒體不滿又想要做出一些改變的人。」關鍵評論網員工平均年齡僅 26 歲,目標是為社群世代打造多元觀點新媒體。
他稱台灣是亞洲華人世界新聞自由度最高的地方,不僅有來自 Freedom House 去年的調查結果支撐,就連他問前華盛頓郵報總編輯 Marcus Brauchli 為何願意投資關鍵評論網,對方還反問他:「亞洲市場未來很重要大家都知道,我反問你們,整個大中華區,除了台灣還有哪裡可以投資(媒體)?」
社群 + 影音內容
鍾子偉透露,約有 60–70% 的讀者都是透過行動裝置閱讀關鍵評論網的內容,繼行動版網頁和 Android app 推出之後,iOS app 也在上週問世。除了行動之外,關鍵評論網也投入影音內容的產製,他表示關鍵評論網設有專職的影音團隊,其製作的影音已經佔每天關鍵評論網內容量 10%。關於影音內容的經營,楊士範也補充,關鍵評論網影音的 Facebook 粉絲團乘著 Facebook 優先推廣影片的政策,在兩週內新增了兩萬名粉絲。其他當紅的社群和平台如 YouTube、Instagram 等,關鍵評論網也都有在經營。
年底拼損益兩平,兩三年內或可公開上市
鍾子偉還提到,關鍵評論網也有東南亞的新聞,雖然數量上還不夠多,但他希望年底也能推出(中文的)東南亞版關鍵評論網。他期許關鍵評論網是一個可以持續(sustainable)的媒體,在年底成為台灣少數獨立、能達到損益兩平的媒體,成為最有影響力、最有價值的媒體平台。他還提到,等到兩、三年後關鍵評論網各版本站穩腳步,也可能會走向公開上市。
從中文內容跨足英文內容,除了蘋果日報近期喊出進軍美國,1 關鍵評論網這次的嘗試可說是走得相當前面,未來表現如何,相信會是同業觀察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