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立峰怎麼看被評為日漸退步的 Computex ?

上週臺灣最大的國際電腦展 Computex 甫落幕,外界檢討聲浪不斷,從參展廠商、動線規劃、到登記入場的方式,每個細節都被拿出來一一檢視,而身為網路服務商的 Google 雖然不在參展中,不過 Google 臺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還是被問到怎麼看這次的 Computex。
面對上海 CES 展的來勢洶洶,各種新展輩出,已經邁入第 15 年的 Computex 到底要怎麼走出新的路?在 Computex 結束後,各界檢討聲浪不斷,簡立峰這次 Computex 並沒有實際到展場參觀,不過他仍有在關注相關的消息、閱讀報導文章。
他表示其實 Computex 的「退步」是相對的,因為周邊的國家辦的展覽愈來愈多,新穎的手法也吸引到許多參展者,而 Computex 要做的是創新,不只是參展的團隊要創新,舉辦活動的單位也要不斷帶領大家改變。現在的消費者比較容易接受新的變化,網路時代大量的訊息更新,花招也愈來愈多,消費者在網路上已經看過新的東西,就會覺得那個東西已經展覽過了,舉辦活動的難度愈來愈高。
簡立峰說到,今年統計數字顯示與會的國外廠商還是比去年增加一點,代表 Computex 還是在成長,國際買主來看還是很多,過去在亞洲沒有什麼競爭對手,而現在新的展覽不停的出現,Computex 應該參考其他地方怎麼辦展覽。
他舉例說,年輕人習慣從網路接收訊息,會看到很多活動,對傳統的攤位式展覽,已經不習慣了,Computex 應該融合更多網路元素、創新元素,而非單純把東西拿出來賣,走 B2B 的模式,因為國外的消費者、媒體無法馬上 B2B,創新的東西相對來講可以吸引到更多目光。
簡立峰拿這次時代基金會和育成中心合作,Garage+團隊主辦的例子,將許多新創團隊帶入 Computex,為展覽注入生命力,結合軟體和硬體,如果 Computex 在未來可以擴大這樣的模式,應該可以發展的更好,雖然目前還不是很成熟,可是軟體新創團隊可以把 Computex 做為舞台,順勢帶動其他硬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