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維加斯現場】IBM:洞察(Insight)是新的貨幣

IBM InterConnect 大會的主題之一是「A New Way to Work(新的工作方式)」,Keynote 議題鎖定在企業資安、洞察(Insight)、Watson Analytics 以及去年發表的企業電子郵件服務「Verse」,當然還有強打的 Bluemix 平台。
資安一直是企業關注的議題,無論是員工的帳號、密碼,還是客戶資料,都是有心人士覬覦的目標,近年隨著企業採用行動解決方案趨勢的成長,無論是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還是公司配給的裝置,更不用說各行各業的都有各自的規範,例如資料的移動(是否可以跨境)、個資的保護⋯⋯ 因此企業需要先進的資安服務。
此外,我們採訪了 IBM GTS Mobile Services 總經理 Richard Esposito,他認為在目前的趨勢下,資安議題日趨重要,但是目前的解決方案,卻能讓新創公司享有與大企業相同的資安強度,讓這些新創公司能夠投入到一般認為資料將會非常敏感的領域,例如金融與醫療照護。
在行動(mobile)方面,除了與花旗集團合作,IBM 亦宣佈與 Juniper、資生堂展開合作。與網路通訊設備公司 Juniper 合作,目的是要結合 IBM 即時資料分析的能力,對 Juniper 的網路行為(network behavior)提供洞察,協助客戶改善行動體驗。與日本美妝大廠資生堂的合作,則是透過「MobileFirst」平台,提供模組加速資生堂在行動 app 的開發,讓日本一萬名店員都能使用行動裝置增進客戶體驗。
舉例來說,資生堂展示了一款 app,消費者照完相之後,便可開始選擇唇膏或粉底的顏色,用「模擬」的方式看看這些化妝品的效果,選定其中幾種,再由店員為顧客上妝測試。事實上這類的 app 大家應該都用過,但是用在化妝品銷售上,則有更加實際的效果,更不用說在資料搜集上的作用。而 IBM 就是在開發流程、規模化等部分支援資生堂。
Insight is the new currency.
洞察就是新的貨幣。
IBM Analytic 資深副總 Bob Picciano 指出,IBM 去年觀察到三大主要的科技移轉(Technology Shifts),分別是資料、雲端與參與(engagement),事實上這也是 IBM 執行長 Ginni Rometty 去年宣示的三大重點 。Bob Picciano 說,資料是「What」、雲端是「How」,而 Engagement 則是「Why」。
今日,資料正在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增加,拜各種感應器所賜,人類現在可以即時處理許多過去所無法解決的問題。2014 年 IBM 的創新挑戰贏家、香港的新創公司「Insight Robotics」即是透過感應器、無人機搜集資料,對森林大火、農業、植栽與管線進行即時的資料分析,取得「洞察」。這家新創公司去年的營收是三百萬美元。
這也是為何 Bob Picciano 會喊出「洞察經濟」,在這個新的經濟型態之下,「洞察」就是新的貨幣。
去年,IBM 發表的 Watson Analytics 即是在洞察經濟時代下的分析工具:
「Watson Analytics」(Watson Analytics 不等於 Watson)——誇張一點的說法就是「萬物版的 Google Analytics」。將資料餵給 Watson Analytics 後,使用者可以用自然語言與系統溝通,詢問諸如「是什麼原因導致員工離職?」、「這次的行銷活動哪個部分最為成功?」或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名球員被三振率偏高?」等問題,並且透過各種視覺化的方式將分析結果顯示出來,讓即便是沒有受過資料科學訓練的人(例如行銷人員、球隊經理)也能運用。
Email 是近年來談到工作環境時最常被提出要改革的對象之一。號稱是「21 世紀團隊溝通工具」的新興辦公室通訊服務 Slack 就被科技媒體 The Verge 說「正在殺死 Email」。1Google 也在去年推出了「Inbox」企圖改革 Email 的使用體驗。
IBM 也不例外,去年 11 月,IBM 發表了企業電子郵件服務「Verse」,將企業員工會使用到的溝通工具如電子郵件、行事曆、會議安排、檔案共享、即時通訊、視訊會議等整合在單一環境中。
我們在 先前的文章 中提到,IBM 正在逐步釋放出 Watson 的力量,不僅結合了 Bluemix 的服務,Verse 其實也用上了 Watson 認知運算的能力。Verse 的特色在於能夠將信件的順序排列按照「誰寄來」,而不是按照傳統的「何時」寄來。並且運用 Watson 的認知運算,分辨來信的重要性、協助員工安排會議行程。(不要懷疑,電腦現在已經可以告訴你「何時安排什麼事比較好」,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試試看「Timeful」這個行事曆 app)當然,使用者也能手動進行調整,而這些舉動也會成為系統的回饋。
當然,Email 不是好做的產品,市場上大大小小的競爭者很多,Google、微軟、Yahoo 等巨頭都有自己的 Email 服務。但 IBM 的優勢在於這個品牌對於企業的吸引力。目前 IBM 的客戶中已經有一些成為 Verse 的早期採用者。例如全球最大的營建公司之一、位於墨西哥的 Cemex。
IBM 在今年發動了一波巨大的組織重組,並且為了轉型放棄每年 20 美元 EPS 的目標,就連過去一年舉行四次的大會,都在今年改成兩次。除了原有的主機業務,IBM 已經將很大一部分的業務聚焦在雲端、行動以及 Watson,而且未來 IBM 勢必會將更多服務部署到 Bluemix 上。經過了過去幾年的努力,特別是去年一系列的成果展示,藍色巨人能不能在全球各地、各種領域與對手競爭,值得我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