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六月,平均 18.4 歲的 20 個少男少女分別得到十萬美金,讓他們輟學去改變世界,他們是 Thiel Fellow。
17 歲到 20 歲不等的這 20 個人中,各個是身懷絕技,有人是 WWDC 的 Apple Design Award 得獎者,有人創造了一個生化手套,還有人正嘗試終結癌症。他們從 MIT、Harvard 或 Stanford 輟學,加入 Thiel Fellowship 獎學金計畫,究竟是什麼,能讓這些天才少年們選擇從一流菁英大學輟學?
十萬美元的輟學獎學金
Thiel Fellowship 是一個專為 20 歲以下的年輕人設計的獎學金 1,由矽谷資深創投家 Peter Thiel 在 2010 提出 ,目的在給有潛力的青年做出突破性創新的機會,但任何 Thiel Fellowship 的受獎者都必須輟學才能正式進入這個計畫。Thiel Fellowship 在每年年初從申請者中挑選出 20 到 25 位的青年,進行為期兩年的計畫,其中除了十萬美元的獎學金,受獎人也會得到其他相關的資源,如人際關係拓展、顧問諮詢和結合上百位科學家和企業家社群的指導,另外還有參加定期工作坊和被稱為「科技圈的 模聯」Thiel Foundation Summits 等的相關機會。
▼WIRED 紀錄片 Teen Technorati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5mB1jcUJ_U]
Thiel Fellowshipt 每年的申請競爭都極為激烈,來自各地的申請者必須經過嚴苛的審查篩選,最後挑出 40 位參加決賽,WIRED 在去年推出了一系列的短片,紀錄去年的決賽歷程,決賽內容包含了著名的「電梯簡報」和與矽谷業界投資客會談等讓參賽者表現專業能力的機會。WIRED 的紀錄片 Teen Technorati 紀錄了 2014 年 Thiel Fellowship 的決賽經過。

「有些點子是等不及的」
今年的 Fellowship 中有生化手套製造公司 IntentSense 共同創辦人的 Stanford 休學生 Adithya Ganesh、Apple Design Award 得獎人 Ishaan Gulrajani、小學六年級就開始寫網頁賺錢的 Lucy Guo 和從 14 歲就開始研究癌症的 Thomas Hunt。自 2011 年開辦以來,Thiel Fellowship 每年的受獎人都是各自領域的精英,FastCompany 報導介紹了第一屆的受獎人 ,

在第一屆的受獎人中後續發展成功的不在少數, James Proud 在 9 歲時自學開發網頁,在 12 歲時開始為可口可樂及環球音樂等知名廠商製作網頁,高中畢業後,Proud 直接進入 Fellowship,並在期間創立現場音樂會情報平台 GigLocator;在 2012 年,當 Proud 完成了 Fellowship,他馬上 以數十萬美金的價格將其賣出 ,之後,Proud 成立 Hello,並於去年在 Kickstarter 上為他們的第一個產品——睡眠追蹤器 Sense—— 募到超過 200 萬美金 。

Dale Stephens 的童年都在「校外自學(Unschooling)2」,在進入大學一個學期後輟學,隨後進入 Thiel Fellowship,在 Fellowship 期間,他創立了 Uncollege,推廣除了大學等正規學制以外的學習方式,並每年舉辦「Gap Year」計畫,提供一整年的職業訓練以及實習機會;2013 年,他寫了一本關於自學的書「Hacking Your Education」。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bYgza4NNk8]
14 歲便進入 MIT 進行老化相關疾病研究的神童 Laura Deming,在進入 Thiel Fellowship 後決定成為一名創投,加入老化疾病相關研究創投公司 The Longevity Fund 並成為合夥人,目標用更創新的方式推動相關科學發展。

除了第一屆受獎人外,之後幾屆的受獎人也有許多突出的人物,如去年剛離開 Fellowship 的 Noor Siddiqui 創立了 Remedy,藉由穿戴裝置或行動裝置,提供醫護人員快速診斷的工具 。

2013 年進入 Fellowship 的 James Schuler 在 10 歲創立第一間公司,在 16 歲時自學寫程式推出多款 iPhone 程式與遊戲,高三那年,他共同成立 Eligible,並開發了一款醫療保險價格計算程式,之後他再童童成立了政治候選人及非營利組織募資平台 FundElevator.com,進入 Fellowship 後,他共同成立了 Atlas Card,一個以 BitCoin 為主的金融卡。

同是 2013 年進入 Fellowship, Zachary Hamed 不同於其他受獎人是大學輟學生的地方是,他在 17 歲便拿到 Harvard 電腦科學學位,並在多間矽谷公司實習後,和朋友共同創立專投資哈佛學生的創投公司 Rough Draft Ventures,並投資了至少 30 間新創公司;進入 Fellowship 後,他創立了軟體公司 Bowery,並在 去年得到超過 150 萬美金的投資 。
▼紀錄片「20 Under 20」紀錄首屆 Fellow 在進入計畫、計畫期間和計劃之後的生活
[vimeo 72392832 w=500 h=281]
Chris Rueth: Fellowship Complete (Episode 3 of 3) from The Thiel Fellowship on Vimeo.
誰是這個 Thiel ?

你或許會好奇,Thiel Fellowship 背後的冠名推動者 Peter Thiel 到底是誰,Peter Thiel 在 1992 年畢業於 Stanford 法學院,並在 1998 年共同創辦了 PayPal,PayPal 後來與 Elon Musk 的 X.com 合併,並陸續雇用了多位之後在矽谷闖盪出一番名聲的企業家,後稱「PayPal 幫(PayPal Mafia)」,四年後,eBay 以 15 億美元收購 PayPal。2004 年,Thiel 天使投資了草創之初的 Facebook,並加入其董事且取得 10.2% 的股份。除了 Facebook,Thiel 也是許多新創公司的早期投資者,例如美食評論網 Yelp、商業社群網站 LinkedIn 和社群問答網站 Quora 等。目前,身價 22 億美元的 Thiel 依然持續透過多間創投公司挹注新創公司,並在 2013 年,被 TechCrunch 獲選為年度創投。
▼PayPal 幫
同時 Thiel 非常重視科學或教育,除 Thiel Fellowship 外,經由 Thiel Foundation,他陸續投資且舉辦了對抗老化以及對海洋資源利用的研究,另外,他還成立了 Breakout Labs,旨在提供贊助金給過於激進或前瞻的科學研究。在 2012 年,Thiel 在 Stanford 開了一堂創業課程「CS 183: Startup」,並在去年九月推出以其為中心的書「從零到一(Zero to One)」,Thiel 將於 下週二、三(2/16、2/17)來台演講 。
Thiel 在 Wikipedia、CrunchBase、Forbes 400
教育革命?
從 2010 年 Peter Thiel 宣布 Thiel Fellowship 以來,這項計畫便飽受爭議,而到這幾年這個辯論仍持續進行中。Chronicle 追蹤報導了第一屆的 Thiel Fellow
們,其中有些成功有些失敗,而之後幾屆的許多人依然在進行實習工作,而未來依然是不定數,雖然 Thiel Fellowship 受到許多學術界的批評,不過也有人認為,就算這不能大規模革新教育制度,但這至少已經提出了一個問題,讓大眾正視它,並且激勵年輕人走在學校傳統方式以外的道路來追逐改變世界的夢想。
美國的教育體制在近幾年受到非常激烈的討論,台灣的教育制度也一直都是一項的熱門話題,你有什麼想法呢?評論告訴我們!
延伸閱讀:
- 為什麼你不該聽 Peter Thiel 的話
- 檢視 Thiel Fellowship:真的值得嗎?
- Thiel Fellow 是最誤導人的慈善事業
- 輟學的謬誤
- 為什麼美國的學校喜歡把小孩變成考試機器
- 用檢驗學習成果替代時數來計算學分,正在撼動高教界
- 科技人正在用在家自學的方式顛覆教育
- 在家自學運動只會讓矽谷離其他人更遠
- 歐巴馬讓每個人都能有免費一年網上大學的遠大計畫
- 傳統上,在英文裡面 Scholarship 和 Fellowship 都是獎學金,但 Scholarship 比較注重學生生活需求或基本開銷,Fellowship 較指提供學生進行某項計畫的獎學金,許多 Fellowship 也提供金錢以外的協助。↩
- 校外自學(Unschooling) 指的是以非傳統的方式,讓學習者自主學習感興趣的事物學習的一種自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