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Play 的商業模式有可能被顛覆?Google 反壟斷爭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Epic Games 和 Google 的這場官司,並不只是單純的商業爭議,更相關著法規與商業公平與消費者權益的複雜議題,並且外界普遍認為將對未來的數位平台經濟準則產生重大影響。
評論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評論

熱門遊戲《要塞英雄》(Fortnite) 背後的公司 Epic Games 將 Google 告上舊金山聯邦法院,稱 Google Play 開發人員違反加州與聯邦的反壟斷法。若 Epic Games 獲勝,Google 未來要抽俗稱的「Google 税」—訂閱 app 的相關抽成費用—就沒那麼容易了。

Epic Games 與 Google 從 2020 年起就是冤家

2020 年,Epic 鼓勵玩家繞開 Google 與 Apple 的平台,變成直接在 Epic Games 下載《要塞英雄》遊戲,直接支付所有遊戲內的購買費用給 Epic Games。結果 Google 與Apple 雙雙將遊戲從他們的平台上下架,引發爭議。

Epic Games 此舉就是要繞開俗稱的 Google 税、蘋果税。Google 通常會向開發者收取15%-30% 玩家訂閱應用程式與程式內購買的佣金。根據 Epic Games 在法庭上提交的數據,Google 光是 2021 年來自 Google Play 的營業利潤即超過 120 億美元,利潤率超過 70%。

此外,Google 雖然允許玩家可以透過「側面加載」(從官方 Google Play 商店以外的來源下載應用程式)的方式下載遊戲到安卓手機,但是 Epic Games 控訴 Google 透過多達 15 道的確認手續與安全警示,想方設法提升用戶使用的不便利性,藉此讓用戶放棄下載。

基於以上理由,Epic Games 認為 Google 存在壟斷行為,並且高度違反 Google「不作惡」的創立原則。

如果 Epic 獲勝,Google 可能會被迫改變目前 Google Play 商店規則,開放其他公司提供第三方應用程式商店,讓用戶可以從更多元的管道下載應用程式,並且讓開發者不必被Google平台抽取佣金。

這樣的財務代價非常的高,預估光是讓《要塞英雄》從 Google Play 商店中消失就可能會導致 Google 市場直接收入損失 1.3 億至 2.5 億美元;如果其他開發商也比照辦理,Google 可能會造成 5.5 億至 36 億美元的損失。

Google 則回應,這樣的要求主要會影響到安卓的安全用戶體驗以及與蘋果 iOS 競爭的能力。在法庭上,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說:「我們的使命是提供資訊取得途徑,使其人人皆可存取且有用。安卓是前所未有的,從來沒有一個自由開放的作業系統能夠覆蓋 25 億用戶。」藉此否認Google Play 商店具有壟斷地位。

Google 税讓 Google與企業、政府都槓上

並不是只有 Epic Games 對於 Google 抽成有意見,其實旗下有 Tinder 等約會軟體的 Match Group、Spotify 都有過相關的爭議,但是 Google 與這兩間企業都達成和解。透過提供 4% 的優惠,Match Group 與 Spotify 得以在應用程式中提供自有的支付管道,而不一定要透過Google 支付‘付費。

2021 年 8 月,南韓國會表決通過《電信事業法》修正案,此案又被稱為「反 Google 法」,透過法規禁止 Google和 蘋果等科技巨頭強制要求開發者使用其支付系統。這也讓南韓成為全球首個在支付領域禁止科技巨頭壟斷的公權力機構。

Google Play 商店抽成,怎麼就是壟斷了呢?

Google 今年在反壟斷議題上一直是暴風中心,美國司法部指控該公司非法壟斷搜尋業務,甚至有可能造成 Google 搜索業務要進行分拆。但是為何科技巨頭提供便利的服務,卻反而引起司法隱憂?

科技巨頭進軍金融支付、醫療、消費等跨產業業務並不是新鮮事,這些公司正在逐步建立營運的第二成長曲線。但也因為數位平台的獨特特徵:擁有大量用戶資料、充當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守門人,容易讓數位平台的中立性產生疑慮。科技巨頭不但掌握消費者基礎,更容易制定自己的遊戲規則,濫用其市場主導地位造成不公平競爭。

國際清算銀行表示,大型科技公司進軍金融領域會帶來新的風險。在其發布的報告中稱,數位平台——允許買家和賣家相互交易的企業——特別容易出現競爭問題。平台上的買家和賣家聚集的越多,對雙方就越有用。待規模成長到一定程度,最終就會出現少數擁有巨大權力的主導企業如中國的阿里巴巴,或是 Google、Facebook 和蘋果。

因此,Epic Games 這場官司,並不只是單純的商業爭議,更相關著法規與商業公平與消費者權益的複雜議題,並且外界普遍認為將對未來的數位平台經濟準則產生重大影響。

責任編輯:Jocelyn
核稿編輯:Chris

快加入 INSIDE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給你最新、最 IN 的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發展:


大戶看大勢:永豐「DAWHO之夜」展望2024經濟走向,解析股房雙市投資契機!

11月29日19:30,永豐銀行將攜手關鍵評論網舉行「DAWHO 之夜」直播活動,由主持人吳怡霈和政大商學院教授周冠男、樂居創辦人李奕農共同與談,從全球經濟走勢、股房雙市的表現分析切入,聊聊2024未來經濟走勢迎來U型反彈*的可能性! * U型反彈意指經濟急劇下跌後並沒有迅速回溫,而需要經過一段低於平均經濟水準的時間後,整體經濟才開始恢復復甦,逐漸回升至正常的增長趨勢。
評論
評論

掌握2024經濟趨勢,11/29直播看這裡!

綜觀今明年度的經濟走向預測,全球經濟皆呈現「開低走緩」的態勢,且由於國際通膨、升息壓力、地緣政治等風險因素仍在,市場的長期抗戰看來無可避免。既然如此,投資朋友們該如何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找到機會呢?展望 2024 年,永豐 DAWHO 再度攜手關鍵評論網與 INSIDE 舉辦線上直播活動──「DAWHO 之夜 :2024 經濟展望走向 U 型反彈」,由吳怡霈擔任主持人,邀請政大商學院教授周冠男與樂居創辦人李奕農兩位專家,分享明年經濟、房市,以及持續發燒的 AI 議題,尋覓溫和衰退中的投資契機!

回顧 2023 全球經濟發展,展望 2024 經濟趨勢與投資焦點

直播活動中,我們邀請到擁有證券市場及財務分析多年研究經驗的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帶領大戶們從各國貨幣政策走向及電動車、半導體產業的加速發展兩大方向切入,剖析未來一年的經濟走勢,並從後市可期的 AI 產業回望股票市場,聊聊 AI 概念股能否延續投資熱度,甚至再創新高;而擁有多年房地產從業經驗的樂居創辦人李奕農則從今年國內房市價格緩跌、交易量明顯萎縮的蛛絲馬跡中,梳理 2024 年的房市走向,並談談未來可能產生的房市利多及利空。

面對瞬息萬變的經濟市場,國際間的貿易合作與供應鏈轉移更是其中關鍵,開低走緩的經濟趨勢有沒有可能迎來 U 型反轉?兩位專家將在節目中為大家揭曉答案,並大方分享他們縱橫市場十多年來的經驗法則與投資心法。

開啟數位理財大門!永豐 DAWHO 助你輕鬆享受質感生活

想在市場中多元配置資產、發揮理財的最大效益,除了投資觀念,趁手、便利的數位投資工具當然也不可或缺,永豐銀行新世代 VIP 數位帳戶「DAWHO」所具備的全方位金融科技服務,正是助您掌握經濟脈動,精明、輕鬆管理財富的理財幫手。一起加入 11 月 29 日晚間的直播活動,了解如何運用 DAWHO 精準掌握趨勢脈動吧!

立即了解永豐 DAWHO

※ 本次直播由永豐大戶數位帳戶贊助,但節目討論內容不代表永豐銀行立場。想了解更多大戶的質感理財生活歡迎加入永豐 DAWHO 的 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