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錢、找人、找夥伴!台灣金融新創出海要克服哪些挑戰?FinTechSpace 帶團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

近日,來自台灣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再度參與新加坡金融科技節(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 SFF)。我們有幸訪問到該園區副執行總監林麗真,探討園區的參展目的、觀察到的產業趨勢,以及台灣新創在國際市場面臨的挑戰與優勢。
參展目標與動機
林麗真開門見山,透露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參與 SFF 的目標與動機。她提到,園區希望透過此次參展,推廣台灣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實力,同時尋找更多的國際合作機會。她表示,SFF 不僅是一個展示新技術的平台,更是園區與國際同業交流的絕佳機會。
園區觀察:產業趨勢與變化
林麗真分享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對於國際市場的觀察與園區內團隊組成的變化。她指出,金融科技應用的焦點逐漸轉向法遵,這和一開始以支付和智能理財為主的時期相當不同。近年來,園區內的新創企業,如國泰金在保險、黑森金融科技在智能理財以及凸版蓋特在法遵等,皆在這樣的轉變中嶄露頭角。
台灣新創面臨的國際挑戰
當談及台灣新創在國際市場的困難時,林麗真明確指出三大挑戰:與當地產業網路鏈結信任度低、資金問題以及當地法規。她進一步解釋,這些挑戰需要新創團隊具備強大的法規意識,特別是在金融領域,法律風險意識的培養相當重要。因此園區也有提供法規健檢,讓進入園區的新創可以在早期就解決法律風險。
台灣新創的優勢與國際市場策略
面對全球的激烈競爭,林麗真也強調了台灣新創在國際市場的優勢。她表示,台灣擁有強大的技術人才,並以靈活的思考方式脫穎而出。從許多國際企業選擇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視為進入亞洲市場的據點,就能看得出來。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的期望與未來計畫
最後,林麗真分享了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參展的期望與未來計畫。她強調,園區希望能夠透過 SFF 提高台灣整體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形成合作共贏的局面。同時,他們將繼續協助園區內的新創曝光並促成更多合作。
這次的參展活動不僅是金融科技創新園區的展示舞台,更是促使台灣金融科技走向國際的關鍵一步。期待在未來,這些台灣新創能夠在國際市場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核稿編輯:Jocelyn
快加入 INSIDE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給你最新、最 IN 的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
- 【圖多】史上最大台灣 FinTech 組隊攻國際!直擊 2023 新加坡金融科技節
- 【硬塞專家開評】台北金融科技展第一手觀察:大型金融機構的遊樂場
- 台灣大哥大射出三箭,要把 momo 幣、遊戲發行、Fintech 當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