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他生日】Twitter 創辦人 Jack Dorsey:低調但充滿禪味的創業家

在個人層面,Jack Dorsey 最讓人津津樂道之處或許就是他相當熱衷於「禪修」,他自己曾向媒體表示每天都會打坐冥想 1-2 小時。
評論
MELBOURNE, AUSTRALIA - APRIL 11: (AUSTRALIA OUT) Jack Dorsey, co-founder and CEO of Square and Twitter, is interviewed at Five & Dime Bagel on April 11, 2016 in Melbourne, Australia. Dorsey is visiting Australia for the first time. (Photo by Louis Ascui/Fairfax Media via Getty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評論

Twitter 創辦人 Jack Dorsey 出生於 1976 年,從小就對電腦和程式設計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就跟比爾・蓋茲等許多科技公司創辦人一樣,Jack Dorsey 還沒完成紐約大學的學業就離開了學校,自己創立公司投身網路創業,一開始他想創的是類似用網路調度計程車(跟 Uber 頗像)、物流的公司。

Twitter 的誕生與發展

2006 年,Jack Dorsey 與幾位夥伴共同創立了 Twitter。Twitter 最初被設計為一種簡單的社交網路,使用者可以通過短訊息(即推文)來分享想法和生活。Twitter 最獨特之處在於其限制每則訊息只能有 140 個字元,迫使使用者們用簡潔的方式表達自己。

隨著時間推移,Twitter 逐漸發展成全球性平台,對新聞、政治、娛樂等多個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Dorsey 在 Twitter 的早期發展中擔任 CEO,並見證了該公司經歷的兩輪風險投資融資。他於 2008 年被 Evan Williams 取代,但仍然擔任董事長。2011 年,Dorsey 重新成為 Twitter 的 CEO 直到 2021年交棒給 Parag Agrawal。到了 2022 年 Elon Musk 收購了 Twitter,並改名為 X。

下一步,金融?Square 的創立

除了 Twitter,Dorsey 還創立了 Square 這間金融科技公司。Square 最初的產品是一個小型的讀卡器,可以連接到手機或平板,讓小型商家能夠接受信用卡支付。隨著時間的發展,Square 擴展了其產品線,包括商業分析工具和其他金融服務。Square 的成功不僅證明了 Dorsey 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能力,也改變了小型企業的支付方式。

慈善活動

Dorsey 在矽谷眾多創辦人中算是出手相當慷慨的,之前曾將約價值 10 億美元的 Square 股份捐贈給了 Start Small, LLC,用於 Covid-19 相關的救援計劃、女性教育和健康以及全民基本收入。他還向波士頓大學的反種族主義研究中心捐贈了 1000 萬美元。

注重禪修

在個人層面,Jack Dorsey 最讓人津津樂道之處或許就是他相當熱衷於「禪修」,他自己曾向媒體表示每天都會打坐冥想 1-2 小時,這個習慣已經持續 20 餘年;甚至在 2018 年還去緬甸參加過為期 10 天的內觀禪修營。

雖然他曾因為每天冥想,在 2016、2017 連兩年被評為美國最差的 CEO 之一(因為花太多私人時間了),但另一方面,他也是在矽谷內著名對員工大方、慷慨,而且作風十分開放的 CEO。

 核稿編輯:Chris
 

 

本文初稿為 INSIDE 使用 AI 編撰。


公有雲無限儲存時代結束, Synology Drive 如何協助企業掌握成本與資料自主權?

不少企業因為檔案存取的即時性以及同時團隊協作功能,選用雲端儲存解決方案。
評論
評論

顧問公司 GoodFirms 就指出,全球已有 94% 企業正在使用雲端,並將超過 60% 資料存於當中。而這些資料裡面有近一半屬於敏感類型,包括員工和客戶資料、企業財務數據以及知識產權。

然而,近期許多提供無限儲存方案的公有雲廠商,紛紛調整服務條款:Google Workspace 取消了教育和企業的無限儲存方案,2023 年 Microsoft 和 Dropbox 的類似方案同樣跟進結束,導致儲存成本將大幅增加。同時,公有雲端空間潛在的隱私與安全性風險,也逐漸成為企業日益關注的問題,Synology 就收到不少企業用戶反映了類似困擾。

為了滿足企業「最小化儲存空間成本」與「資料所有權」兩項條件,私有雲將是更適合的解決方案。Synology 推出的私有雲檔案平台 Synology Drive,便是運行在企業本地端 Synology 伺服器上,不僅提供高度穩定性和可用性,並可依使用量彈性擴張,消除對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的依賴。以下就列舉 Synology Drive 如何協助企業面對儲存空間需求增長、安全性的關鍵優勢:

輕鬆擴充空間又無須支付授權費,打造企業專屬檔案管理與協作平台

首先,Synology Drive 無須額外支付訂閱費用,組織只須隨著使用需求,購買適合容量的硬體設備即可,就算未來需求成長亦能輕鬆擴張容量,有助於最小化上雲的成本。相較於市售公有雲服務如商用情境常見的 Google Workspace,假設每位用戶都配置 2TB 儲存空間,每月即須支付 360 元,每年就得花費超過 4000 元,還得擔心未來訂閱方案更動、負擔更多成本。

不只免除雲端服務的訂閱費用,以及充足的擴充彈性,企業選擇 Synology Drive 的同時,還能使用一樣免授權費用的 Synology Office,團隊得以更即時且安全地在私有雲上協作,編輯和分享文件、簡報及試算表,加速團隊溝通效率與生產力。

當然,考量到企業仍有部署公有雲的需求,因此 Synology Drive 亦整合了 Synology C2 Storage 和其知名公有雲服務商,企業得以創建混和雲架構,像是雲地之間能輕鬆達成即時同步,甚至是備份資料,保持營運不中斷。

交還資料自主權,並針對檔案版本與分享設計安全功能

下一個優勢,為 Synology Drive 能幫助企業擁有 100% 資料控制權,敏感與機密類型的資料都可掌握在手中,保證其安全性和隱私權。Synology 也提供多種免受權的資料備份服務,幫助 IT 人員在有限預算之下,為寶貴營運資料做好檔案、系統到裝置的多層次保護機制。

另外,資料安全性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Synology 從客戶實際使用情景,預先設計了許多應對功能。例如用戶可回溯資料的特定歷史版本,甚至能永久保存被刪除的檔案,大幅降低檔案遺失或誤刪的風險。Synology Drive 還能為整個資料夾或單一檔案加上浮水印,確認外流來源,甚至碰到裝置遺失時,可遠端移除已同步的資料夾,防止資料外洩。

Synology Drive 提供完整且便利的公開連結設定功能,可以規範外部使用者的權限,並能設置密碼、連結有效期限等安全措施。Photo Credit : Synology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就看中 Synology Drive 上述優勢,替換掉傳統 SMB 服務,建置高度安全且直覺操作的私有雲檔案協作平台。由於單位需長期保存研究資料,勢必需不斷擴充儲存空間,受惠於免授權費的模式,即便高達千人的規模也能符合預算需求。

另外核研所內部合作頻繁,還有許多對外分享檔案需求,而 Synology Drive 可為資料設定精細的權限,區分出檢視、評論與編輯角色,亦可規範外部對象能否下載或刪除、設定開啟密碼與檔案分享的到期日等。該單位就分享,「Synology Drive 的第一個優勢是安全性高,其次是使用的直覺便利性,第三個是價格,過去我們使用過多個品牌,Synology 性價比絕對是最佳的。」

總結來說,面對各大公有雲服務商逐步取消無限儲存方案而來的儲存成本上升,以及資訊隱私性的挑戰,Synology Drive 私有雲儲存解決方案具備擴充彈性、100% 資料自主權,且無需支付授權費,即可享有便於企業協作、共享,且能在客戶端與伺服器端安全同步資料,更適合為當前企業建置完整的資料儲存與保護架構。

Photo Credit:Synology

本文章內容由「 Synology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