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反壟斷法案】Google 要求捍衛自己的「隱私」,2/3 法律文件未被公開

Google 在此案中提出 35 項動議和回應,其中有近 2/3 被密封,這代表 Google 在該案中提交的法律文件有 2/3 未公開。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吳(Tim Wu)向《紐約時報》指出,由 Google 「尋求保密」這事本來就很諷刺。
評論
Illustration picture shows the Google logo, during a visit to the Google company in Ghlin on the occasion of the 15th anniversary of the Google data centre in Belgium, Friday 21 October 2022. BELGA PHOTO NICOLAS MAETERLINCK (Photo by NICOLAS MAETERLINCK / BELGA MAG / Belga via AFP) (Photo by NICOLAS MAETERLINCK/BELGA MAG/AFP via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 Getty Images
評論

全球搜尋引擎龍頭 Google 和美國司法部的訴訟 9/12 號於華府開庭,預計耗時 10 周展開訴訟,這場二十多年來規模最大的科技反壟斷審判由此拉開帷幕,此案不僅對 Google 的未來極具影響力,也和我們每天的生活與習慣有著重大關聯。

Google 搜尋全球市佔超過 9 成,並不是產品優勢造成的?

Google 搜尋引擎於全球的使用率高達九成,且幾乎全球每一個國家都呈現這個趨勢,雖然此結果對我們來說並不意外,但卻可能是 Google 砸大錢「買」來的!

根據美國分析師 2022 年預估Google 每年光是支付給蘋果公司(Apple)的授權費就高達 150 億美元,藉此成為蘋果產品內的「預設搜尋引擎」,全球手機銷量名列前矛的三星(Samsung)也預計每年從 Google 手裡獲得 35 億美元的預設瀏覽器授權金。

除此之外,Google 更砸了重金到各家電信業者、瀏覽器(如 Safari、Firefox)來確保自己在全球搜尋引擎龍頭的地位,不過具體金額目前尚未被公開。預估在所有的 Google 搜尋流量中,從蘋果手機來的流量就佔總流量的一半,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這意味著哪些商業價值?

砸上百億美元也要保龍頭地位?Google 圖的是更大的「廣告收益」大餅

Google 產品線眾多,但根據 Google 2023 Q2 財報顯示,Google 光是服務營收就佔了總營收 89%(約 662.85 億美元), 其中搜尋引擎廣告佔比更高達 73.3%。因此,Google 傾盡財力也要壟斷搜尋引擎市場的目的也昭然若揭。

<a href="https://abc.xyz/investor/"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 data-ylk="slk:Alphabet;elm:context_link;itc:0" class="link ">Alphabet</a>

當我們在網頁中輸入關鍵字時,付費廣告主將能顯示在較顯眼的搜尋結果位置,因此不少廣告主都願意砸大錢買下 Google 廣告版位,但主張 Google 惡意壟斷市場的一派人表示:當 Google 獨攬搜尋引擎市場後,廣告主將被迫接受 Google 喊出來的價格,且其他搜尋引擎開發商即便做出更優秀的產品吸引廣告主,也無力付出龐大的授權費,這將讓搜尋引擎與關鍵字廣告雙雙失去自由市場競爭機制來調節,消費者最終將成最大的受害者。

此案於 2020 年被美國司法部聯合提告,預計年底揭曉判決。

公司高層表示「用戶沉迷於谷歌搜尋引擎」,就算勝訴企業形象恐難以挽回

Google 主張是因為產品優異才獲得高市佔率,而且使用者要取消預設或是更改搜尋引擎並不困難。高額授權費則是合理的「上架費用」,且與廠商簽訂的合約中沒有規定排他性,代表其他公司也可以付給硬體製造商授權費來獲得預設搜尋引擎的地位。

目前開審進入第三周,吸引了不少公眾關注,審判中也討論到大家非常關注的議題,也就是 Google 如何為廣告定價。相關證據被上傳到公開平台後,大眾們紛紛發現這些資料證據不但黑料滿滿且內容敏感,根據外媒報導,其中一份證據來自於 Google 財務副總邁克爾·羅斯扎克的筆記,甚至寫出「由於大量用戶沉迷於 Google 搜尋引擎,因此 Google 基本上可以忽視經濟基本規律的『需求面』,而只需要關注廣告商的『供應面』。」

相關資料公開後讓 Google 相當憤怒尷尬,即便資料還尚未徹底被證實,企業形象也已經大受打擊。

Google 隨即向法官要求不應讓大眾參與這樁審判細節,主張企業為產品定價的策略與資訊應該受到保護,司法單位也道歉並隨即撤下了部分資料,然而此舉卻引發民怨沸騰,迫使法官阿米特梅塔 (Amit Mehta)不得不騰出心力來處理這些節外生枝的民怨,最後裁定:證據一旦在法庭上出示,司法部就可以在網路上發布,但發布之前 Google 可以提出異議,相關部門需要在一個工作日內解決問題。

「希望雙方能夠在合理的情況下盡快公開審判證據與訊息。」梅塔法官表示,因此案涉及民眾權益並攸關眾多廣告品牌商的收益,法官認為民眾有權知道細節。

根據《紐約時報》統計,Google 在此案中提出 35 項動議和回應,其中有近 2/3 被密封,這代表 Google 在該案中提交的法律文件有 2/3 未公開。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吳(Tim Wu)向《紐約時報》指出,由 Google 「尋求保密」這事本來就很諷刺,「一家公司吸收了我們所有的資訊、了解我們的一切,而我們卻對它一無所知,」吳教授說,「這值得我們來好好地審制他們。」

此訴訟案幾乎會改變這個世紀最重要的科技產品——搜尋,一旦 Google 敗訴其事業體將面臨拆分處份,巨大的廣告收益也可能被瓜食,更可能會徹底改變包含你我在內,全球數億使用者在科技產品上的行為模式。

你是否也認為 Google 行為應該要被制裁呢?

快加入 INSIDE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給你最新、最 IN 的科技新聞!

責任編輯:Sisley
核稿編輯:Jocelyn

延伸閱讀:

 

最新發展:


2023 資安產業日:新秀育成、跨域合作,資安培育基地在沙崙

11 月 24 日,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於沙崙資安服務基地舉辦「2023 資安產業日」,結合產業研討、資安講堂、企業攤位展示以及互動遊戲等形式,創造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交流媒合的舞台,匯聚產官學研等領域,打開臺灣資安新氣象。
評論
Photo Credit: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
Photo Credit: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
評論

疫情後,全球數位化的腳步更加迅速,網路惡意攻擊形式也不斷翻新,對臺灣造成許多資安威脅。因此,政府將資安產業列為國家重要產業之一,2021 年底於臺南沙崙啟用的「ACW SOUTH 數位產業署沙崙資安服務基地」(下稱沙崙基地),就以推動資安產業發展、提升產業資安防護能量、推動產業資安、創造資安跨域合作為核心使命,積極推動人才育成、驗測實證產業技術、跨域合作等計畫,打造臺灣指標性的資安場域。

啟用至今,沙崙基地已培育超過 2300 人次的資安人才、已開發 23 套攻防演練劇本,並協助 23 家次廠商完成 33 項次資安產品驗測。為進一步凝聚臺灣資安產業,上週五(11/24)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於沙崙基地舉辦「2023 資安產業日」,結合產業研討、資安講堂、企業攤位展示以及互動遊戲等形式,創造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交流媒合的舞台,匯聚產官學研等領域,打開臺灣資安新氣象。

2023 資安產業日盛大開幕:臺廠深耕、國際肯定,見證臺灣資安領先全球

今年資安產業日聚焦於臺灣IT(資訊科技)、OT(營運技術)領域的資安研發、供應鏈聯防、產品驗測及人才培訓等亮點成果。數產署也在開幕儀式中加入巧思,展現各界深耕資安技術、提升產業資安韌性的歷程,並透過授贈資安新秀榮譽獎狀,凸顯沙崙基地攜手產業共育新秀的不遺餘力。此外,為了促進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進一步的交流與對話,也邀集資安領域專家,分享 AI 協防、公私協力及 CMMC 等最新資安趨勢;並於主會場中透過 23 家攤位展示,構築產官學研之間的交流平台,促進研發技術及創新服務的產業能量流動。

開幕式的成果短講中,榮獲 2023 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R&D 100 Awards 的代表黃鼎傑組長表示「工控資安近年來逐漸受到產業重視,ICSentry 工控資安威脅分析平台榮獲 R&D 100 Awards 的肯定,代表臺灣資安創新研發能量受到國際的注目與肯定。」對所有為資安產業奉獻心力的人來說,這座獎項是國際對臺灣資安研發能量的肯定,也鼓舞了在資安道路上持續努力前行的產業夥伴。綜觀今年臺灣資安的成果,數位發展署林俊秀副署長讚嘆,「臺灣資安真的是十年磨一劍。如今能夠收穫如此亮眼的成果,都是奠基於許多人多年來的共同努力,才終於走到今日這一步,真正把臺灣資安發揚光大。」

為產業注入新活力:業師領銜、接軌產業,從理論到實務的新秀實戰

不過,資安產業若要持續發展,帶來更多的創新技術及服務,後進的人才培育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此,今年沙崙基地也延續去年沙崙資安新秀大賽「育才」的核心精神,辦理「2023 沙崙資安新秀媒合培育計畫」,攜手產業師資,幫助對資安領域有熱忱、有興趣的新秀們找到學習的環境與資源,更上一層樓。

開幕式中,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也蒞臨現場,親自頒贈今年度入選參與資安新秀媒合培育計畫的企業與同學們榮譽獎狀。授贈前,唐鳳部長也在致詞中肯定「企業出專題,學生來解題」的媒合模式。資安新秀代表陳躍心同學表示,計畫過程最特別的是接受業界導師的專業指導,不僅加深他們對資安理解,也在過程中體會到理論學習和產業實務的差異,對未來的課業學習及職涯發展都影響深遠。下午時段的新秀快講活動中,新秀們更充分展現對於資安領域的熱情、以及對業師輔導的感謝與肯定。

開幕式結束後,新秀們在「Testbed 資安應用多元展區」展出此次的專題成果,同時亦將想傳達給大眾的計畫成果資訊,透過有趣的闖關遊戲進行推廣;除此之外,現場還有「新秀成果導覽活動」,由專人詳盡地介紹沙崙計畫的發展脈絡與成果亮點,並帶領觀眾逐關導覽,深入認識不同新秀隊伍在培訓過程的點點滴滴:例如來自長庚大學資管系的「什麼時候要吃藏壽司」隊,運用叡揚資訊提供的培訓平台及漏洞檢測工具,開發出具備安全框架的「智慧安全會議室管理系統」;以及跨校組隊的「吃飯皇帝大_白飯北科大」隊,透過菱鏡提供的硬體設備進行實作,進行資安攻擊的觀測與分析,並且在專題期間偵測到一起真實的 DDos 攻擊。

Photo Credit: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

有趣的是,分享過程中新秀們不約而同的表示,參與計畫最大的收穫是他們從一次次的挫折與困難中,領悟到實作與理論的差距。而當自己從單純解題、答題的「解題者」,進階為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出題者」後,他們對資安領域也產生更多熱情。另一方面,參與育才的企業導師也相當肯定新秀們的認真,他們學習過程的衝勁和態度,就是成功解題的關鍵,也期待未來沙崙基地的人才培育計畫能夠更大、更廣,為臺灣資安產業注入更多活水。

新秀人培 x 產業對話:臺灣資安的關鍵節點

開幕式時,唐鳳部長曾提到,「數位部為了彌平『資安產業』和『產業資安』的距離,長期致力於推動各項資安計畫,以期未來新的服務或需求出現時,雙方能在毫無知識隔閡的狀態下連結,最大化技術迭代的速度。」而 ACW SOUTH 數位產業署沙崙資安服務基地就是兩者交會的關鍵節點,不只培訓更多產業資安人才,同時挖掘更多潛在的新秀投入資安產業,也促成臺灣各界企業的相互交流,啟發越來越多的正向循環。也期許未來在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的帶領下,沙崙基地能匯聚更多資安人才,凝聚產業資安能量,攜手產官學研朝更靈活、多元的資安未來邁進。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