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近日動作頻頻,據 Fianacial Times 報導,Meta 正打算在下個月推出一系列 AI 機器人,且這些機器人都將擁有不同的「獨特個性」。這些機器人據傳將會出現在 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 等 Meta 旗下的社交媒體平台上。
The Verge 分析,Meta 即將推出的聊天機器人可幫助該公司在兩個領域更具競爭力,一方面增加使用者的參與度,與社交領域最大勁敵 TikTok 展開競爭;另一方面,則是向 OpenAI、微軟、Google 展示自家生成式 AI 聊天機器人的實力。
Meta 在生成式 AI 領域實力一直相當堅強,有自己的大型語言模型商業版本 LLaMa 2,但遲遲沒有向公眾推出生成式 AI 聊天機器人,像是 OpenAI 的 ChatGPT、微軟的 Bing、Google 的 Bard 等,僅在 2021 年曾發布 BlenderBot 2,但也僅是小規模的短暫測試,並且很快就開始傳播錯誤資訊,2022 年發布的 BlenderBot 3 也是一樣,甚至還指祖克伯令人毛骨悚然。
今年 6 月已有人在 Instagram 上發現了新的「與 AI 聊天」的功能,該功能能以 30 種不同 AI 個性回答問題、提供建議,也能幫助使用者撰寫訊息,這些 AI 聊天機器人很有可能用來協助創作者或者企業與粉絲互動,更有可能協助 Meta 蒐集有關使用者興趣的大量新數據,以提供更高度相關的內容和廣告,進而提升用戶黏著度以及廣告營收。
#Instagram is working on bringing AI Agents (Bots 🤖) to your chats for a more fun and engaging experience 👀
ℹ️ AI Agents will be able to answer questions and give advice. You'll be able to choose from 30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pic.twitter.com/4eWLBbvs8w
疫情後,全球數位化的腳步更加迅速,網路惡意攻擊形式也不斷翻新,對臺灣造成許多資安威脅。因此,政府將資安產業列為國家重要產業之一,2021 年底於臺南沙崙啟用的「ACW SOUTH 數位產業署沙崙資安服務基地」(下稱沙崙基地),就以推動資安產業發展、提升產業資安防護能量、推動產業資安、創造資安跨域合作為核心使命,積極推動人才育成、驗測實證產業技術、跨域合作等計畫,打造臺灣指標性的資安場域。
開幕式時,唐鳳部長曾提到,「數位部為了彌平『資安產業』和『產業資安』的距離,長期致力於推動各項資安計畫,以期未來新的服務或需求出現時,雙方能在毫無知識隔閡的狀態下連結,最大化技術迭代的速度。」而 ACW SOUTH 數位產業署沙崙資安服務基地就是兩者交會的關鍵節點,不只培訓更多產業資安人才,同時挖掘更多潛在的新秀投入資安產業,也促成臺灣各界企業的相互交流,啟發越來越多的正向循環。也期許未來在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的帶領下,沙崙基地能匯聚更多資安人才,凝聚產業資安能量,攜手產官學研朝更靈活、多元的資安未來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