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太陽能」真的成真了!人類花了 55 年,成功從太空傳輸太陽能至地球

宇宙太陽能具有許多潛在優勢,不像傳統太陽能一樣,可能面臨地球大氣層的限制,被天氣影響或者能源密度不足等問題,被視為是解決地球能源需求和氣候變遷的一項創新技術。
評論
Photo Credit : Shutterstock
評論

1968 年 NASA 工程師 Peter Glaser 首先提出了太陽能衛星的概念,自那時起,人類想從太空中收集並利用太陽能的追求從未停止過。而在 55 年後的今日,科學家們終於進行了成功的實驗。

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近日宣布,他們的宇宙太陽能演示器(SSPD-1)成功自太空收集了陽光,並將其轉換為微波,透過無線傳輸的方式被發送到地面接收站,成功轉化為地球上的電能。在今年 1 月發射的裝置在此次的實驗中,也被證明了可在太空旅行以及惡劣的太空環境中存活下來。

這是宇宙太陽能領域的一項重要突破,證明了這種概念的可行性。宇宙太陽能具有許多潛在優勢,傳統太陽能畢竟有面臨地球大氣層的限制,被天氣影響或者能源密度不足等問題。但宇宙太陽能能克服這些限制,因此無論日夜、無論晴雨,都能持續不斷地接收太陽的能量,被視為是解決地球能源需求和氣候變遷的一項新科技。

雖然這項實驗獲得了成功,但宇宙太陽能仍然面臨許多技術和經濟上的挑戰——若要使用宇宙太陽能發電 1 吉瓦(1 gigawatt)需要面積相當於一邊長 2 公里的正方形太陽能電面板,考慮到火箭運送等成本,建置費用高達 71 億美元——因此亟需科學家們進一步的研究和開發,以推動這項技術的商業化與應用。

加州理工學院並非唯一一個試圖探索利用宇宙太陽能的團隊,上個月末,日本 JAXA 才宣布要在 2025 年實現從太空傳輸太陽能至地球的計畫,日媒《Nikkei Aisa》形容,這將是一場新的全球競賽。

核稿編輯:Chris

延伸閱讀:

 

 

 

 

最新發展:


公有雲無限儲存時代結束, Synology Drive 如何協助企業掌握成本與資料自主權?

不少企業因為檔案存取的即時性以及同時團隊協作功能,選用雲端儲存解決方案。
評論
評論

顧問公司 GoodFirms 就指出,全球已有 94% 企業正在使用雲端,並將超過 60% 資料存於當中。而這些資料裡面有近一半屬於敏感類型,包括員工和客戶資料、企業財務數據以及知識產權。

然而,近期許多提供無限儲存方案的公有雲廠商,紛紛調整服務條款:Google Workspace 取消了教育和企業的無限儲存方案,2023 年 Microsoft 和 Dropbox 的類似方案同樣跟進結束,導致儲存成本將大幅增加。同時,公有雲端空間潛在的隱私與安全性風險,也逐漸成為企業日益關注的問題,Synology 就收到不少企業用戶反映了類似困擾。

為了滿足企業「最小化儲存空間成本」與「資料所有權」兩項條件,私有雲將是更適合的解決方案。Synology 推出的私有雲檔案平台 Synology Drive,便是運行在企業本地端 Synology 伺服器上,不僅提供高度穩定性和可用性,並可依使用量彈性擴張,消除對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的依賴。以下就列舉 Synology Drive 如何協助企業面對儲存空間需求增長、安全性的關鍵優勢:

輕鬆擴充空間又無須支付授權費,打造企業專屬檔案管理與協作平台

首先,Synology Drive 無須額外支付訂閱費用,組織只須隨著使用需求,購買適合容量的硬體設備即可,就算未來需求成長亦能輕鬆擴張容量,有助於最小化上雲的成本。相較於市售公有雲服務如商用情境常見的 Google Workspace,假設每位用戶都配置 2TB 儲存空間,每月即須支付 360 元,每年就得花費超過 4000 元,還得擔心未來訂閱方案更動、負擔更多成本。

不只免除雲端服務的訂閱費用,以及充足的擴充彈性,企業選擇 Synology Drive 的同時,還能使用一樣免授權費用的 Synology Office,團隊得以更即時且安全地在私有雲上協作,編輯和分享文件、簡報及試算表,加速團隊溝通效率與生產力。

當然,考量到企業仍有部署公有雲的需求,因此 Synology Drive 亦整合了 Synology C2 Storage 和其知名公有雲服務商,企業得以創建混和雲架構,像是雲地之間能輕鬆達成即時同步,甚至是備份資料,保持營運不中斷。

交還資料自主權,並針對檔案版本與分享設計安全功能

下一個優勢,為 Synology Drive 能幫助企業擁有 100% 資料控制權,敏感與機密類型的資料都可掌握在手中,保證其安全性和隱私權。Synology 也提供多種免受權的資料備份服務,幫助 IT 人員在有限預算之下,為寶貴營運資料做好檔案、系統到裝置的多層次保護機制。

另外,資料安全性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Synology 從客戶實際使用情景,預先設計了許多應對功能。例如用戶可回溯資料的特定歷史版本,甚至能永久保存被刪除的檔案,大幅降低檔案遺失或誤刪的風險。Synology Drive 還能為整個資料夾或單一檔案加上浮水印,確認外流來源,甚至碰到裝置遺失時,可遠端移除已同步的資料夾,防止資料外洩。

Synology Drive 提供完整且便利的公開連結設定功能,可以規範外部使用者的權限,並能設置密碼、連結有效期限等安全措施。Photo Credit : Synology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就看中 Synology Drive 上述優勢,替換掉傳統 SMB 服務,建置高度安全且直覺操作的私有雲檔案協作平台。由於單位需長期保存研究資料,勢必需不斷擴充儲存空間,受惠於免授權費的模式,即便高達千人的規模也能符合預算需求。

另外核研所內部合作頻繁,還有許多對外分享檔案需求,而 Synology Drive 可為資料設定精細的權限,區分出檢視、評論與編輯角色,亦可規範外部對象能否下載或刪除、設定開啟密碼與檔案分享的到期日等。該單位就分享,「Synology Drive 的第一個優勢是安全性高,其次是使用的直覺便利性,第三個是價格,過去我們使用過多個品牌,Synology 性價比絕對是最佳的。」

總結來說,面對各大公有雲服務商逐步取消無限儲存方案而來的儲存成本上升,以及資訊隱私性的挑戰,Synology Drive 私有雲儲存解決方案具備擴充彈性、100% 資料自主權,且無需支付授權費,即可享有便於企業協作、共享,且能在客戶端與伺服器端安全同步資料,更適合為當前企業建置完整的資料儲存與保護架構。

Photo Credit:Synology

本文章內容由「 Synology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