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GC 三面一體:科技狂人寶博士・葛如鈞眼中的 AI 三觀

相信各位 INSIDE 讀者都對寶博士葛如鈞不陌生,他不只是知名科技趨勢提倡者、INSIDE 時常邀稿的專家,也是電通行銷傳播集團 (dentsu) Web3 成長合夥人,並且正在台大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在今年 Generative AI 年會(AIGC 詠唱者年會),寶博士要講的題目很特別,叫《舌尖上的 AI:生成式智慧打造餐飲新智能》,是年會裡少數要跟實體經濟產生連結的講題。INSIDE 很好奇,寶博士葫蘆裡到底在賣什麼藥?現在的 AIGC 大多是產生數位原生的內容,到底要怎麼跟人類的味覺連結在一起?
另外,寶博士同時具備三個身份:大學教師、趨勢觀察家、開發者。INSIDE 這次同時三種各自不同身份的寶博士展開了一場 AI 話題的專訪,讓我們一起來窺探這位不斷在狂想與現實間自在遊走的科技狂人,他是怎麼看待 AI 的吧。
教育者的那一面:學校應該善用 AI 解決社會問題
「跟很多人想像不同,我現在在課堂上請同學要用 AIGC 解決的問題都是社會問題,要讓同學思考 social impact,請同學做 social good 的案子,而不是那麼商業導向的。」寶博士笑著說,他現在在台大固定上學期開《虛擬人與遙現》,下學期開《去中心化應用程式之設計實務》的課。
顧名思義,《去中心化應用程式之設計實務》就是針對 web3 所開的課程,不過跟一般人想像 web3 跟 AI 毫無瓜葛的思路不一樣,寶博士認為 web3 跟 AI 將是絕配,並在這堂課鼓勵學生直接把 AI 放在各種社會設計環節中。
「我舉個學生的作業例子,最近菜價、蛋價等市場農產品價格不是波動很大嗎?個體戶農友在市場上多半都是弱勢一方,他們通常跟不太上市場趨勢速度。」
寶博說明,「所以學生們乾脆反其道而行,直接用 AIGC 做出專為農友發聲的新聞網站,反映產地當地的聲音速度比大眾媒體還快、內容量更多,直接突破過去訊息不公平、不對等的現況。」
寶博士解釋上面這個例子,當然還僅屬於校園作業的範疇,離真正搬到社會上還有一大段距離;但他認為比起科技大廠專注於用 AI 營利,學校跟學生更應該用 AI 去創造社會的機會與公平。
趨勢家實作卻意外保守?
另一項讓人意外的事是身為科技狂人的寶博被問到「最常用什麼生成式 AI」時,他自嘲地說:「我日常大多只用 ChatGPT,我就是那種去五十嵐只會點珍奶的人啦!」
筆者原本以為像寶博這樣的科技狂熱者,應該每天都會在用著起碼五、六款的新 AIGC。不過寶博解釋,ChatGPT 還是目前市面上所有 LLM 中產品完整度最高、甚至已有 App Store 那種味道出現的服務。在他眼裡,ChatGPT 有三個特別吸引人的地方,一是目前變通性最大乃至「千人千面」,每種角色扮演功能支援度皆比較完善的 LLM。
第二點則是 ChatGPT 也是所有 LLM 中最努力改版,不斷把各種功能用 plug-in 加上去的模型服務。「一開始說不會算數學?好,就出一個會算數學的 plug-in。不會畫表格?好,馬上加給你。」 第三項也是寶博士最被吸引的原因:它是一開始就很用心(或說很奸詐也可以)就導入使用者忠誠思維的 LLM。「很簡單啊,我用越多, 我去申請 early access 就越容易通過,越用越厲害,如果我不忠誠的話,它搞不好之後 GPT-5 就不第一時間給我用了。」
但談到未來大家該用 AI 做什麼時,寶博士則是認為若把人類五感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拆開來看的話,視覺這塊毫無疑問,會是 AI 最快把所有事情做完的領域。「不只文字,Midjourney 或其他視覺 AI 老早就會把非常多的工作取代掉。」寶博士說明,「聽覺也快了,你看已經有 AI 賈伯斯在那邊跟人聊天,觸覺也有點危險但這部分比較多屬於 VR,《一級玩家》就是很好的範例。」至於嗅覺雖然可能還早,但重要性可能相對也比較低一點。「那麼,就剩味覺了。」
寶博士:純數位的事我不做,新案我只做肉體相關
「從今年開始,我自己著手的新開發專案,已經不碰純數位的東西了。」寶博士說,「因為純數位的會非常、非常快被 AI 做完,再做沒有太多意義。我會做怎麼用數位跟身體協作的專案,這就是為什麼要做《舌尖上的 AI》。」
《舌尖上的 AI》顧名思義,是一組想結合 AI、Motion Diffusion,為中餐廚師進行「智慧典藏」的專案。「當然我這概念算是刻意的矯枉過正,但是我相信 AI 不該是只是內容創造,還應該滿足我們實際身體的生活,味覺就是很好的切入點。」寶博士解釋,這個計畫是要透過 AI 結合機器人,讓中餐師傅精妙的廚藝,用數位的方式保存,並能隨時隨地得以重現,也讓師傅把更多時間留在創意發想、精進廚藝上。
這讓人想起之前號稱可以還原咖啡師手藝的智能手沖咖啡機 iDrip、或是曾風靡一時的機器人餐廳,寶博一方面坦承這不是完全不一樣,但《舌尖上的 AI》專案將會更注重「體驗」,也就是怎麼再現中餐廚師做出色香味俱全美味菜餚的整體體驗。
當然,想詳細了解寶博士如何實現的細節,就還敬請參加 AIGC 詠唱者年會了。不過寶博認為,相比純數位世界天天有人類準備 AI 取代的哀嚎,在實體世界用 AI 結合 robotics 去服務人類身體上實際需求,將會是 AIGC 未來值得投入且充滿機會的一條路!
核稿編輯:Jocelyn
加入 INSIDE 會員,獨享 INSIDE 最精采每日趨勢電子報,未來還有會員專屬內容。 點擊立刻成為會員!
延伸閱讀:
最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