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不少人注意到這兩週臺灣網路社群上開始流行起來的 AI 畫作,這是透過一個叫做 Midjourney 的算圖工具產生,使用者只要輸入關鍵字,就能夠用 AI 算出相對應且風格多變的圖像。
Midjourney 5 月初剛開放 beta 測試,馬上就引起風潮,上個月 Game Awards 主持人用遊戲相關字詞產生畫作,也帶起一波社群討論。
"Elden Ring 2" pic.twitter.com/79FC9lQNSC
— Geoff Keighley (@geoffkeighley) April 21, 2022
講到 AI 生成藝術工具,不少人會想到 Disco Diffusion,而 Midjourney 正是 Disco Diffusion 的開發者之一 Somnai,參與的新計畫。Disco Diffusion 今年也剛更新到第五版,加入了 3D 動畫的功能。
A lot of you have asked how I was making most of my recent images and I was pretty coy in response.
— Somnai (@Somnai_dreams) March 5, 2022
Well, I can finally reveal they were generated with tools by ai research lab @midjourney and that they're opening the beta to way more users
Beta sign up:https://t.co/00PVAOGo6L pic.twitter.com/S9pagRRtX4
而以非動畫、單張電腦運算圖像來說,Midjourney 相較之下更易用且產生的圖像更加有藝術性,AI 生成圖像容易有的胡亂拼湊以及不自然的部分更少,整體性更強。

當然,技術上來說輸入文字以產生圖像的 AI 工具已是兵家必爭之地,Nvidia 去年底推出,針對寫實背景產生的 GauGAN2 也曾引起不少關注,4 月 Open AI 發表的 DALL·E 2 則工具是可以根據文字產生寫實或各風格畫作,Google 也以其對語意以及圖像的 AI 成果,在這個月發表了 Imagen。
上述這些 AI 大型玩家發表的工具的技術力無庸置疑,而且目前能看到的成果要比 Midjourney 來得精準多了,不過仍僅存在於研究計畫當中,並沒有開放一般創作者或是大眾使用 (GauGAN2 可以在 beta app Nvidia Canvas 使用)。因此在易用性上,Midjourney 目前測試期採行付費訂閱可獲 5 封邀請函的方式,以程式/3D 動畫麻瓜也能輕易上手的方式提供使用,而產生的成品也許不能稱精準,但對於模糊空間詮釋出來的畫面,卻成功產生了魔幻又不彆扭的某種藝術性。(可以參考古早時期也曾流行過的 AI「惡夢產生器」就是破綻較多且混亂的例子。)

要注意的是,AI 生成的圖像目前版權與著作權方面並沒有一以貫之的通則,而透過 Midjourney 產生出來的圖像,其權利目前根據條款,主要在 100 萬美元年收以下個人使用(另有企業方案)、用於區塊鏈項目必須於超過 2 萬美元部分支付 20% 專利費等條件下,可以無限制使用自己創作的圖像(完整條款請參考 Midjourney 官方說明)。
AI 會取代人類嗎?

自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讓 AI 市場爆發性成長以來,就存有一種論調認為 AI 可以協助大部分重複、工具性的事務,而人類能解放出來去做更有創造力與意義的事。而現在不論是作曲或繪畫上 AI 似乎也開始得心應手,甚至以極快的速度就能產出完成度相當高的「作品」,難道人類在藝術創作領域也要被取代了嗎?隨著 Midjourney 更完整豐富且平易近人的普及化,這樣的疑問又再度浮上檯面。

Midjourney AI 台灣社群擴展計劃社團版主,Group.G 谷汩文化導演林思翰分享,以自身公司製作動畫流程為例,一般會有客戶需求分析、創意發想、概念草圖、提案、分鏡、設計、動態腳本、動畫等流程,Midjourney 確實可以協助到概念草圖跟前期提案,節省部分製作時間。
至於AI 會不會取代人類?林思翰對這類工具保持樂觀,AI 確實可以協助前期流程,但真正製作量最大的其實是後期製作與修改溝通,就算 AI 未來可以產出接近完稿程度的成果,也只是等同現在市面上的大量圖片素材與模板,這些素材並沒有真的取代掉誰,而只是讓所有人的起點一同提高。 如同 Google 誕生的時候,也有人擔心知識會不值錢,所有知識只要一搜尋就能夠獲得,事實證明雖然 Google 讓大家獲得更多知識,但老師這樣的職業並沒有消失。 AI 只是迫使你去思考自身的價值是什麼,找到那件事情,就無需恐慌 AI 的到來。
加入 INSIDE 會員,獨享 INSIDE 最精采每日趨勢電子報,未來還有會員專屬內容。 點擊立刻成為會員!
核稿編輯:Chris
延伸閱讀:
- 【Howie 商業投資】寫幾行字就能生出一張圖?看看 NVIDIA 新武器 GauGAN2
- DeepMind 又發表新 AI,這次能解讀古希臘碑文少了哪些字
- Cookie 追蹤提示好煩!新 AI 技術幫你自動關掉蓋版和追蹤
- 【Howie 商業投資】AI 與元宇宙的交流:更像人,還是更傷人?
- 【硬塞專家開評】這張綠圖紅了!一張圖,了解著作權、商標權
- AI 創作能獲得著作權嗎?美政府:不行!要有人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