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A:地球觀測衛星「Sentinel-1A」險遭俄羅斯太空垃圾擊墜

歐洲太空總署( ESA )於當地時間 18 日,於 Twitter 公佈一連串驚險的防撞( collision avoidance )操作的說明,詳述地球觀測衛星( Earth-Watching Satellite )「Sentinel-1A」迴避衝撞的過程。去年 11 月,俄羅斯進行反衛星武器試射實驗,在衛星軌道留下大量碎片,正是本次跡近錯失( Near Miss )的肇事主因。
On Monday, for the first time, we performed a set of manoeuvres to avoid a high-risk collision w. #SpaceDebris created in the #Cosmos1408 anti-satellite test last year.
— ESA Operations (@esaoperations) May 18, 2022
This was a difficult #CollisionAvoidance manoeuvre.👏👏to our #Sentinel1A Control Team & Space Debris Office pic.twitter.com/dl5OnTAlON
ESA 是於 16 日進行「 Sentinel-1A 」迴避衝撞的操作。在太空軌道上即使是數公分大的物體,也可能對人造衛星造成重大損傷。該衛星本次為了迴避一片直徑數公分的碎片,而變更原本的軌道。
俄羅斯在去年試射中,使用直接上升式飛彈、破壞該國的閒置衛星「 Cosmos1408 」。根據 ESA 描述,「 Cosmos (在遭到破壞前)是在遠低於「 Sentinel-1 」 200公里以上的軌道運行,然而爆炸時所噴射的能量、致使碎片飛昇到上方,穿越我們的軌道」。據稱 Sentinel-1 團隊在短短數小時之內擬定、並執行了軌道變更計畫。
儘管 Sentinel-1A 目前恢復安全,但 ESA 仍警告「(意圖性的)產生太空垃圾( Space Debris ),將對整體太空環境帶來毀滅性的風險」。
根據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於早前的演說表示,至今美國太空軍已在太空中找到俄羅斯去年試射後發生的 1,600 片碎片;而中國在 2007 年試射後所留下的碎片,仍有 2,800 片碎片留在太空中,並對此提出譴責。美國亦有意召集工作小組以因應太空垃圾造成的軌道衛星安全風險。
Sentinel-1A 在 ESA 重要的地球觀測計畫「 Copernicus 」擔綱重任,為檢測原油的洩漏及追蹤、海冰的測繪、地表變化的監控、以及自然災害的對應等,提供極有助益的數據。
核稿編輯:Mia
加入 INSIDE 會員,獨享 INSIDE 最精采每日趨勢電子報,未來還有會員專屬內容。 點擊立刻成為會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