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wie 商業投資】快速檢測碳排放!綠色新創 Greenly 瞄準中小企業

排碳與數位轉型一樣,說得容易做的難
有種新的觀點吸引了全球製造業領袖的注意:數位轉型等同於氣候轉型。從技術面角度來看,感應器與人工智慧得以搜集與分析大量的氣候數據,讓氣候的預測更加精準,也有利於打造解決方案;同時,數位化的產品與服務由於具備非實體性(dematerialisation),使得過去製造過程中的實體原物料投入(input)得以大幅減少,例如社群的出現減少報紙的需求、數位分身讓企業不需要建造實際的模擬工廠、而遠距工作也減少辦公室的能源消耗等,許多提供雲端服務的企業,例如 Google、Amazon,正探索如何降低資料中心的排碳量。

當設備 vs. 設備、人 vs. 人、人 vs. 設備之間的互動皆數位化時,許多碳足跡也可能逐漸消失。當然,上述目前還只是部分成真而已,減碳知而行難,特別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更是難以跨過的鴻溝。根據 Google 調查指出,年收入超過 100 億美元的公司中,76% 的管理階層表示 ESG 是優先事項。但全球卻有 58% 的企業透過漂綠的方式來美化碳排放與產品包裝,到底綠化這件事是認真執行還是最後變成噱頭,目前說法各半。
精準命中靶心,但並非一路暢通
一家名為 Greenly 的新創倒是提出腳踏實地的解決方案 — 碳盤查來協助中小企業投入減碳,Greenly 由 Alexis Normand、Matthieu Vegreville、Arnaud Delubac 三大創辦人在 2019 年創立,在綠色商機發酵下,這家法國新創目前正處於業務擴張階段,不但已經累積 400 家客戶服務紀錄,還從 Energy Impact Partners 與 Xange 等投資人手上募得 2,2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公司的產品 — 碳盤查看似不獨特,但卻相當實用,原因在於許多企業根本不知道探盤查從何做起,也不知道要導入什麼數位工具來追蹤探足跡,透過數據平台與演算法快速分析碳排放數據,同時提出減碳建議,服務業可以透過追蹤物流足跡來計算碳排放,製造業的客戶則能從機械設備的運轉狀態來偵測排碳情況。

一如數位轉型的作法,這些自動化的工具可以同時促使客戶數位化與綠色轉型。公司目前主攻全球中小企業市場,因為它們佔據總排放量的 80%,客戶類別相當多元,從傳統的食物製造到會計服務業都是,而 Greenly 最大競爭優勢為可分析 1,000 種以上的參數,這些參數來自於國際機構評比項目、法規規定與產業相關指標,由於該服務可以在 App 輕鬆使用,預計對於客戶拓展大有助益。當然,Greenly 也不是全無挑戰,其他新創如 Persefoni、Watershed,與 Sweep 等都對 Greenly 的市場拓展帶來威脅;此外,公司主打市場還是以歐洲為主,雖然近期朝向北美市場拓展,但預期會遭遇法規與客戶業態不同的挑戰,順不順利有待商榷。
軟體驅動的龐大綠色商機
數位科技的應用除轉型外,也開始應用在綠色轉型議題上,由軟體定義與驅動(Software define and driven)的綠色科技解決方案可能成為大型業者的下一個成長動能。與數位轉型不同的是,淨零碳排具有時效性,多數業者可能在 2050 至 2070 年間加速達成目標,由於環境參數需處理巨量資料,在「綠金企業」驅動下,像 Greenly 這樣的軟體即服務新創將透過提供的碳盤查基礎建設、不斷迭代的氣候技術與解決方案,掌握可觀的綠色商機。
責任編輯:Mia
核稿編輯:湯皓茹
加入 INSIDE 會員,獨享 INSIDE 最精采每日趨勢電子報,未來還有會員專屬內容。 點擊立刻成為會員!
延伸閱讀:
- 【綠色觀點】單身救地球?不生小孩能換碳權嗎?
- 【有恆為成功之本】用 AIoT 綠色轉型智慧製造,達成碳中和!
- 淨零碳排也是好生意!龔明鑫:經濟成長估年增 0.56 個百分點
- 【付費限定】電動車大未來:美國碳排政策各州大不同,加州、德州成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