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電動車基地啟用!以取得全球 5% 市占為目標
原文刊登於聯合新聞網,INSIDE 經授權轉載。
鴻海位在新店寶高智慧產業園區的研發中心 22 日啟用,並將展示鴻海電動車軟體開發測試平台(EV Kit),以及整合感測器解決方案,顯示鴻海發展軟體定義汽車的布局又邁進一步,因為未來電動車的決勝點將是消費者體驗與軟體定義,不再只是以硬體一決高下。
鴻海規劃,將在寶高智慧產業園區打造成電動車、半導體、軟體等產業的研發聚落,也就是把鴻海集團的研發人才聚集在一起,發揮群聚效應。
鴻海在去年科技日時宣布將成立軟體研發中心,規劃集結集團內部 1,500 名以上的軟體應用人才;並廣發英雄帖,三年內再招募 1,000 名以上的軟體研發工程師,做為鴻海推動軟體定義企業的重要起手式。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指出,鴻海蛻變的開始,就是以軟體定義企業(Software Defined Enterprise)為核心,在發展電動車產業的同時,將針對電動車(EV)車載所需要的軟體推出開放平台、演算軟體等項目。在鴻海硬體平台造車已經到位後,下一步將是軟體平台的完善。
劉揚偉強調,軟體絕對可以引領電動車差異化的感受,顯示出軟體定義企業的重要性,軟體將是鴻海打造智能化電動車的下一重點區塊,也代表今年鴻海科技日將會由軟體接棒。
鴻海資深協理葉光釗先前指出,集團軟體研發中心進駐寶高智慧產業園區後,該區將成為鴻海的重要電動車基地,未來目標五年內招募千名軟體工程師;對於集團來說,電動車是一個很好的出發點,招募的工程師未來不僅限於開發電動車,公司也會持續對招募進來的人才進行更多培養,希望讓研發中心能匯集更多有潛力的人才。
劉揚偉先前說,鴻海今年電動車營收仍以軟體、零組件為主,整車營收要到明年才會較明顯,而 2025 年拿下全球 5% 市占率目標不變,屆時集團整車代工產能可年產 50 萬至 75 萬輛電動車。
劉揚偉說,目前看來,2025 年全球電動車市場規模達 6,000 多億美元不變,鴻海會以取得 5% 市占為目標,在電動車約新台幣 1 兆元的營收中,會有超過一半來自整車業務貢獻;另外,軟體、零組件滲透率預計可達 10%。
加入 INSIDE 會員,獨享 INSIDE 最精采每日趨勢電子報,未來還有會員專屬內容。 點擊立刻成為會員!
責任編輯:Mia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