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熱賣,鋰礦不夠怎麼辦?各國積極評估電池鋰關鍵材料自主化
本篇來自合作媒體中央社,INSIDE 經授權轉載。
電動車電池缺料價漲,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甚至喊話要自採鋰礦。市場預期全球鋰電池製造產能不足狀況將延續到 2025 年,加上鋰礦供應出現缺口,包括中國、歐洲、加拿大、日本等國,積極推動電池鋰材料礦源自主化。
全球鋰價持續飆漲, World of Statistics 在 8 日於推特( Twitter )上貼出統計數據顯示, 2012 年全球鋰價每公噸約 4450 美元,到今年鋰價每公噸已飆漲到 7 萬 8032 美元。
這個統計數據引出電動車大廠特斯拉( Tesla)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 )推文回應表示,鋰價漲到無法無天,若價格不再改善,特斯拉不排除直接切入鋰礦開採或是冶煉的領域。
有趣的是,國外科技網站 electrek 在 13 日報導,一則特斯拉要併購美國內華達州鋰礦廠商 Lithium Corporation 的假消息在社群網路流傳,引起熱議,結果一度讓這家鋰礦公司股價大漲近 280% 。
馬斯克的回應與市場熱議,一定程度顯示鋰材料對於電動車電池的重要性,尤其是電動車市場不斷成長,帶動電池需求量大增;加上今年 2 月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時間不斷拉長,包括碳酸鋰、鈷、鎳等電池核心材料價漲也供應吃緊,電動車電池更是供不應求,其中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電量有凌駕鋰三元電池的趨勢。
美國品牌車廠在掌握鋰電池量能相對顯得力不從心,研究調查機構 Rethink Research 在 3 月底指出,美國鋰電池供應不足的狀況相較亞洲和歐洲嚴重,不過特斯拉是例外,特斯拉積極在德州和內華達州建立電池產線,德國柏林工廠預計 2023 年生產電池,位於美國松下( Panasonic )電池超級工廠的產量,並計劃在 2024 年投產。
馬斯克對鋰材料價格飆漲進而想要掌握鋰礦的焦慮並非杞人憂天,Rethink Research 指出,全球鋰電池製造產能不足的狀況將延續到 2025 年。
亞系外資法人分析,鋰礦資源主要分布在智利、澳洲、阿根廷、玻利維亞等地,去年澳洲鋰礦供給全球 45% 左右的鋰資源,智利、阿根廷、玻利維亞的鹽湖供給全球 33% 鋰資源,中國鋰資源供給占比約 2 成,鋰材料供應受俄烏戰事影響小,不過受到電動車電池需求大增、鋰礦供貨缺口影響,國際鋰期貨和現貨價格持續上漲,預估到 2025 年,電動車應用占全球鋰材料需求比重將大幅提升到近 7 成。
另一外資法人指出,全球鋰資源供應集中,去年智利礦業化工( SQM )、美國雅寶( ALB )、中國贛鋒鋰業、中國天齊鋰業前 4 大企業的鋰鹽(包括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產量,占全球總量比重達 65% ,但由於擴展周期拉長,預估今年產量增加有限。
由於電動車電池鋰材料需求孔急,全球各國積極推動電池鋰材料礦源自主化,例如中國積極開發國內四川和江西鋰礦石資源,也有意開採青海和西藏等地的潛在鋰鹽,不過開採成本仍相對高。
法人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鋰消費國,鋰消費量占全球比重 54% ,但鋰鹽上游原料 70% 依賴進口。
歐洲步調也加快,亞系外資法人指出,歐洲先前鋰礦主要來源澳洲西部、小部分碳酸鋰從南美進口,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力拓集團( Rio Tinto )正開發塞爾維亞西北部 Jadar 地區鋰硼礦,最快 2027 年量產,目標成為歐洲動力碳酸鋰電池廠商的原材料供應主力。
不過法人指出,塞爾維亞和捷克的鋰礦開採,都須處理土地和水源污染等環保議題,目前進度來看,最早能投產是位於芬蘭的 Keliber 礦山,規劃 2024 年量產,由挪威 Nordic Mining 礦業公司主導。而隨著非洲鋰礦投產,由於交通便利性,中短期內歐洲鋰材來源將以非洲和西澳為主。
加拿大也開始布局電動車電池關鍵材料礦源,路透( Reuters ) 5 日報導,加拿大政府聯邦預算將投資至少 20 億加幣(約合 16 億美元),布局電動車電池供應鏈所需關鍵礦物的生產和加工,加拿大政府將加快鎳、鋰、鈷和鎂等關鍵礦物加工開採。
在非洲,中資不斷擴張,例如華友鈷業去年 12 月下旬公告擬透過香港子公司收購澳大利亞上市公司 Prospect Resources Ltd. 及其他自然人持有的辛巴威 Prospect Lithium Zimbabwe Ltd. 鋰礦公司 100% 股權,開採當地 Arcadia 鋰礦,法人預估 2024 年可量產。
此外,中資中礦資源也布局辛巴威馬斯文戈( Masvingo )省的 Bikita 礦山,儘管取得當地獨家代理權,不過開採量產時程仍未明。
在南美洲,法人表示,中國也有意布局位於智利、阿根廷、玻利維亞三國交界的鋰礦資源,正積極考察當地政治和經濟局勢;贛鋒鋰業已布局阿根廷和墨西哥的鋰礦;至於日本廠商 Naraha 已在阿根廷的 Olaroz 礦場建立工廠,預估最快今年第 2 季至第 3 季可完成試產作業,2023 年下半年量產氫氧化鋰。
責任編輯:湯皓茹
加入 INSIDE 會員,獨享 INSIDE 最精采每日趨勢電子報,未來還有會員專屬內容。 點擊立刻成為會員!
延伸閱讀:
- 馬斯克:鋰價真是瘋了!再不降價特斯拉乾脆自行開採
- 【電車世代】Nissan:2028 推出固態電池電動車!
- Panasonic:3 年內將投入 6 千億到 EV 電池、供應鏈軟體
- 開發高性能電動車的專用電池!英超跑業者 Aston Martin 攜手鋰離子電池公司合作
- 【INSIDE 電動車趨勢論壇】泓德能源:如何解決綠能供需調度與電動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