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觀點】當整條供應鏈都實現了 RE100,然後呢?

本文作者羅時芳,因為博士口試委員的一句「你要在管理學院討論環保的重要性,畢業以後找得到工作嗎?」憤而孤單地踏上環境經濟之路。相信金錢買不到的東西有很多,在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期間,看到了環境問題及國際趨勢的轉變,希望台灣在世界的舞台不要缺席,讓更多感人的綠色企業故事,揚名國際,發光發熱!同時擔任綠學院綠色帶路人。
原文刊登於綠學院,INSIDE 經授權轉載。
當品牌商自己達到 RE100 目標,然後呢?就產品生命週期來看,供應商在原料及生產製程的碳排放量,一般來說是品牌商自身碳排放量的四倍或更多,品牌商把自己企業總部和員工差旅等淨零後,當然不會就此停止,它勢必將腦筋動到其供應商身上,於是 RE100 便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影響。
RE100 一開始是觸發漣漪的小石頭
Apple 蘋果在 2016 年加入 RE100,承諾於 2020 年達成 100% 使用再生能源目標,並已於 2018 年提前達標,範圍包括品牌總部、研發中心、全球零售店及數據中心等。然而,盤點其整體碳排放量,約有近一半的碳排放量來自於產品製造時的用電。
其環境副總裁 Lisa Jackson 早在 2016 年就暗示:「Apple 必須成為池塘裡觸發漣漪的『第一顆小石頭』… 我們不能只有自己達到 RE100 目標… 我們必須把其他人帶到我們身邊。」
他們啟動供應鏈使用再生能源行動包括:
- 2015 年 啟動「供應商清潔能源計畫」(Supplier Clean Energy Program)
- 2017 年 啟動「供應商清潔能源平台」(Supplier Clean Energy Portal),供應商可於該平台取得各類資訊、教育訓練及成功案例
- 2018 年 在中國大陸啟動「清潔能源基金」(Clean Energy Fund),鼓勵供應商共同投資再生能源發電廠
- 2019 年 舉辦供應商實體教育訓練活動
- 2020 年 來自 24 個國家、超過 100 家主要供應商承諾,供應其產品或產線使用 100% 再生能源
- 2021 年 承諾所有產品至 2030 達到碳中和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提升供應商的榮譽感。傳統供應鏈的遊戲規則是供應商不得主動向外界公開其為某品牌代工,但在這議題上,Apple 主動對外公布承諾使用 100% 再生能源的供應商,這個舉動對蘋果供應商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激勵誘因,可以在 ESG 超前同業。
RE100 最後將成為大雪球,對供應鏈產生滾雪球效應
韓國發展研究院(KDI)與能源經濟研究院(KEEI)、環境研究院(KEI)、產業經濟與貿易研究院(KIET),在 2021 年共同發表白皮書《RE100 對韓國主要出口產業的影響 (Impacts of the RE100 Initiative on Major Korean Export Industries)》,希望韓國政府正視 RE100 對韓國供應鏈的潛在影響。
該研究顯示,韓國企業不參與 RE100 對韓國出口造成的損失,將遠高於積極參與。該研究模擬若汽車、半導體及面板這三大出口導向產業參與 RE100,因為使用再生能源成本增加,估計出口下降約 7~22%;但若國際上主要競爭者大都參加 RE100,但韓國上述三大產業不參與,將無法與國際競爭者一樣提供綠電產製的產品,估計出口下降約 15~40%。該報告主張韓國政府應該支持韓國企業加入 RE100,同時幫助企業於韓國境內取得價格合理且供應充足的再生能源,以因應供應鏈面臨的壓力。
股神巴菲特說,投資就像滾雪球,影響雪球大小的因素有二:「夠長的坡道」及「夠多的雪量」。品牌商往前看,還有長長三十年的雪道;而成千上萬的供應商,則是提供雪量的來源。這顆 RE100 雪球會滾到多大,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加入 INSIDE 會員,獨享 INSIDE 最精采每日趨勢電子報,未來還有會員專屬內容。 點擊立刻成為會員!
責任編輯:Mia
核稿編輯:趙正瑋
延伸閱讀:
- 【綠色觀點】當公司實現了 RE100,然後呢?
- 你會考慮 iPhone 月租制嗎?彭博分析:蘋果能從個別消費者賺更多
- 蘋果不再支援維修回報遺失的手機
- 蘋果可能減產 iPhone、AirPods,衝擊台灣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