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世代】試乘 Volvo XC40 Recharge:第一台 Android Automotive 純電,開起來就像支手機!
INSIDE 曾在今年一月參加過 Volvo 在台推出的第一台純電車「XC40 Recharge」公辦試乘會,會中提到 2021 Volvo 全球銷售 698,693 輛車,但 Recharge 車系(包括 BEV 純電跟 PHEV 插電式油電)佔比 27%,比 2020 年成長 63.9%,足以展現 Volvo 對電動車確實下了不少功夫。
此外,XC40 Recharge 也是第一台台灣上市用了 Google Android Automotive 系統的電動車,這讓我們好奇:一台有 Android Automotive 系統的電動車有什麼特別?不過當時尚未真的握到方向盤好好仔細試乘一番,沿著上述的好奇心,INSIDE 決定在三月再好好借來試開看看,這次我們從台北的辦公室出發,再到廖添丁廟後走西濱到新竹,參拜香山財神廟後最後從新竹走高速公路回台北。
先說筆者這次試乘最簡單、但也最直球的一段心得:XC40 Recharge 真的就是一台大型 Android 手機呀!怎麼說呢?
台灣第一台 Android Automotive 電動車有哪些特點?
前述 XC40 Recharge 是第一台台灣上市且用了 Google Android Automotive 的電動車,而且還有原生的 LTE 聯網能力(不知道是哪間電信商?)Android Automotive 並不像 Android Auto 是單純的「車載娛樂系統」那麼簡單。Android Auto 可以導航、放音樂跟影片等等,但 Android Automotive 跟電動車的整合是更深層的。
換個方式解釋,Android Auto 聰明的地方「只有」你手上的手機跟那台車機,其他的地方 Android Auto 管不到,但 Android Automotive 理論上能讓整台車都變智慧,它定義上是一套 In-Vehicle Infotainment,除了導航、娛樂這些原本手機/平板/車機可以做得到的事之外,它可以將車用 CAN bus、LIN、MOST 以及 ECU 訊號整合進 Android 裡,用 Android 控制汽車中原本需要一個個按鈕、旋鈕調整的功能,像冷氣、車燈、音響音量大小、雨刷、電動車窗,甚至高階到 LKA 車道維持補助、RSI 路標速限資訊等等。


Android Automotive 跟車廠的關係,其實就像 Android 跟各個非 Apple 手機廠的關係,車廠就是 Android Automotive 的 OEM,可以自己使用 Android Automotive 這套開源系統來跟自己的車輛搭配,讓自己車子裡功能更智慧、更好用。所以在 XC40 Recharge 上,你可以看到像電動車最重要的部分——電量管理,以及越野模式等高階功能就被高度整合在 Android Automotive 裡了。這讓 XC40 Recharge 操作介面就真的很像在用一台 Android 手機,你還得先登入 Google 帳號,才能用裡面的許多功能。

那用了 Android Automotive,讓 XC40 Recharge 有什麼特別智慧之處嗎?有的,得力於跟 Google 最強的產品之一:Google Maps 高度整合在一起,「電量預測」可說是 XC40 Recharge 最好用的功能之一。在設定好目的地、開啟導航功能之後,Google Maps 會依照路長、路上有沒有塞車、甚至是路程高低起伏來計算到達目的地之後電量還剩多少,我們在這次試乘中 XC40 Recharge 所預測的電量非常精準,甚至只有幾次「比預測還多」,而沒有發生剩餘電量比導航預測還少的情況。



像手機是件好事嗎?不見得
只是如果用「科技產品」的眼光來看 XC40 Recharge 與 Android Automotive,會發現在這個時間點算是把雙面刃。不是說它不是個好系統,但撇除地圖、電話、Google Assistant 這些原本就裝在車裡的 App,就算登入了 Google 帳號,打開 XC40 Recharge 的 Play 商店卻發現支援的 App 有點太少了,除了 Spotify 就只有幾個廣播 App。這不能說是 Volvo 的問題,但相較於已經成熟、豐富的手機 App 生態,相信除了車廠,現在願意專為 Android Automotive 開發 App 的開發者還不算多。

XC40 Recharge 使用 Android Automotive 另一個問題是 UI、UX「太像手機了」,這有什麼問題呢?這裡不得不把 Tesla 拿出來比較一下,Tesla Model 3 功能複雜度並不會比 XC40 Recharge 簡單到哪裡去,但在 UI 上,Tesla 能很好把一台車該有功能用很簡單、直覺方式,在用一台車畫面上呈現;但 XC40 Recharge 用起來就跟 Android 手機一樣,你要開啟一個功能,要先點進「設定」,然後再點「電量」或是「網路」、「通知」等層層介面,往往你要選到你要的功能時,就要點個 3、4 層了,將電動車的智慧功能設計得跟手機一樣,現在看起來並不是最佳解。
但開起來是一台貨真價實的 Volvo
不過把那些智慧功能撇除掉,在 XC40 Recharge 的駕馭品質部分 INSIDE 雖不是專業車媒,但開了之後也確實要讚嘆一句:這是一台貨真價實,甚至跑起來質感比油車版還好的 Volvo。
身為一台緊湊型 SUV,Volvo XC40 汽油版本身體質就非常優秀,曾獲得《What Car?》、《Autotrader》最佳年度休旅、最佳新車殊榮。筆者以及 INSIDE 主編李柏鋒一致認為 XC40 Recharge 操作手感非常好,它的方向盤輕巧、好轉,指向性精準,底盤也十分沈穩,路過西濱一些坑坑疤疤的路段也很舒服;或許加速曲線上,貼背感跟一些馬達更強的電動車比起來稍弱一些些,但還是有電動車那份踩到哪、力道到哪該有的滑順感,如果無預警猛然一踩電門,相信也能讓乘客嚇一跳了。(唯一可惜是這次試駕沒有去 off road 試試越野模式)。相信有些消費者光是體驗到它的行路質感,就願意為它買單。
「試金石」之作
但 INSIDE 還認為,充電是目前 Volvo 與 XC40 Recharge 還有很大進步空間的環節。目前 Volvo 在台灣是跟 Noodoe、EVALUE、EVOASIS 合作,共在 Volvo 的全台銷售據點架設 126 座交流充電樁、11 座直流充電樁,不過目前東部宜花東、苗栗、南投、雲林,以及高屏地區是沒有直流快充的。
XC40 Recharge 是使用 CCS1 接口,INSIDE 這次在桃園 Volvo 銷售點用 Noodoe 的充電樁進行快充,從 57% 充到 81% 共花了 23 分鐘,速度上可能跟其他業者比起稍慢了一點(CCS1 200 千瓦);但在價格部分,這次以一度電 12 塊的價格共充了 23 度,付了 276 元,也是比特斯拉的 10、11 元稍微貴那麼一點。計費本身稍微貴一點可能還不是問題,但相較之下許多他廠紛紛用初期幾年內快充免費的優惠吸引買家,在一來一往的行銷補貼戰之下可能就會對近期的市占率產生一定影響。

坦白說,XC40 Recharge 作為一台「試金石」作品味道很強烈,不能說它是一台不好的車,它有比 XC40 本身還豐富許多的操駕樂趣;但它畢竟是一台直接拿油車車架修改過來的電動車,車上有許多原本油車車架所遺留下來的痕跡,就看買家在不在意;而且作為一台「科技產品」其科技部分整合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就看軟體更新能不能迅速跟上了;但這最後的問題,追根究底問題也不是在 Volvo 身上而是在背後的巨人——Google,他們接下來是多認真、要怎麼優化 Android Automotive,實現電動車時代「軟體決定一切」的趨勢。
2022 INSIDE 趨勢論壇#1 電動車 台灣新護國神山

面對電動車競爭趨勢,INSIDE 舉辦了【台灣新護國神山 軟硬通吃的電動車產業】線上+線下論壇,讓產業、政策菁英向大家分享電動車上下游的產業商機,幫助零組件供應商、系統整合業者、到營運策略佈局者,找到這波產業洪流中的路線,讓你輕鬆掌握電動車市場的最新產業發展趨勢,帶你掌握最「IN」的電動車產業商機。在邁向接下來這十年的路上,歡迎你與 INSIDE 一起觀察科技與商業的趨勢與力量。
- 只要 2 小時就輕鬆掌握電動車市場龐大商機!
- 現場座位有限,限時 8 折優惠趁現在:點我立即報名【現在報名還可獲得 INSIDE 3 月最新付費專刊驚喜折扣】
- 更多 INSIDE 趨勢論壇最新消息,請前往活動網頁
- 更多電動車相關文章
核稿編輯:Mia
延伸閱讀:
- 【電車世代】新手想開特斯拉體驗一下?試用共享租車 Udrive
- 【電車世代】Volvo 進軍電動車市場:推 XC40 Rcharge 誓言打造豪華電動車!
- 【電車世代】Taycan Cross Turismo 試乘:想跑車性能又 Off Raod 越野?非它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