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車世代】台灣淨零總說明:2040 新售汽機車全部要 100% 電動化!

國發會昨天(3/30)協同環保署、經濟部、科技部、內政部與交通部,一起公佈了「台灣 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除了喊出到時再生能源佔比 60~70%、進口能源依存度從 2021 年 97.4% 在 2050 年將至 50% 以下之外,對電動車部分還喊出 2040 要讓市售電動車達 100% 的目標。
這項政策無論 2 輪、4 輪都在規劃內,2 輪市場首先喊出在 2030、2035 年,電動機車新車銷售量必須都得達到 35%、70%,然後在 2040 年 100% 只新販售電動機車。而在 4 輪小客車市場,2030、2035 的目標分別為 30%與 60%,但一樣 2040 年必須達標 100%。(大客車則是 2030 就全面電動化。)
當然這只是一份政策大方向的說明,還沒有詳細到那一條法規要怎麼修、改成怎樣,也還沒說接下來的政府年度預算到底該怎麼詳細分配,但目前的主要規劃方向有三:產業面、需求面,跟法規管制面。

- 產業面:這方向其實簡單明確,就是扶植本土電動車技術。這部分會繼續以輔助為主,提出台灣企業發展電動車的誘因(尤其是大客車),提供電動車在地生產或是關鍵零組件研發補助。
- 需求面:國發會說明,將會大力推動電動公務車,以及補助購置電動計程車。同時在充電樁等基礎建設發麵,國發會明確指出「滿足未來建築物停車空間內所有電動車輛之充電
- 需求」,還會規劃修正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預留充電停車位,逐年提升充電車位比例,而像是電動車免徵汽車燃料使用費等優惠,還會繼續實施。同時會加速推廣共享汽機車,提高共享運具使用範圍、密度並搭配公共運輸轉乘優惠等等。
法規管制面:這部分將會再提高車廠販售新車能源效率標準、逐步加嚴車輛二氧化碳排放標準(目前已經有 CAFE 油耗管制標準,估計就是再縮嚴油車販售的總量管制)。但對一般消費者私人層面來說,政府可能還會祭出進一步的停車管理、低碳交通區,以及「油價回歸市場機制」等措施。
2022 INSIDE 趨勢論壇#1 電動車 台灣新護國神山

面對電動車競爭趨勢,INSIDE 舉辦了【台灣新護國神山 軟硬通吃的電動車產業】線上+線下論壇,讓產業、政策菁英向大家分享電動車上下游的產業商機,幫助零組件供應商、系統整合業者、到營運策略佈局者,找到這波產業洪流中的路線,讓你輕鬆掌握電動車市場的最新產業發展趨勢,帶你掌握最「IN」的電動車產業商機。在邁向接下來這十年的路上,歡迎你與 INSIDE 一起觀察科技與商業的趨勢與力量。
- 只要 2 小時就輕鬆掌握電動車市場龐大商機!
- 現場座位有限,限時 8 折優惠趁現在:點我立即報名【現在報名還可獲得 INSIDE 3 月最新付費專刊驚喜折扣】
- 更多 INSIDE 趨勢論壇最新消息,請前往活動網頁
- 更多電動車相關文章
延伸閱讀: